浙江严惩拒执犯罪:案件数逐年增长 缓刑率总体下降,案件数逐年增长,拒执犯罪不容小觑
浙江省在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以下简称“拒执”)犯罪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严厉措施,案件数量逐年增加,缓刑适用率总体下降。以下是相关情况的详细介绍:
1. 案件数量逐年增长:
2018年以来,浙江省法院连续五年开展打击拒执专项行动,共新收拒执刑事案件4459件,收案数量逐年递增。例如,2022年新收拒执刑事案件1361件,审结1260件,判处拒执犯罪850件947人。
2023年1月至11月,全省法院一审受理拒执犯罪案件1445件,一审审结1470件,判决罪犯1443人。
2. 缓刑适用率总体下降:
在司法实践中,近两年浙江拒执犯罪缓刑适用率显著下降,彰显了依法严厉打击拒执犯罪的司法导向。例如,绍兴法院注重从程序上严格审查缓刑适用条件,通常被告人应全部履行该省范围内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并得到申请执行人谅解,同时,针对“拒执情节”的严重程度,结合被告人实际经济状况,决定是否适用缓刑。
3. 打击措施和联动机制:
浙江多地法院联合公安、检察机关建立了打击拒执犯罪联动工作机制,畅通线索采集、证据固定和案件移送流程,打通案件移送难点、堵点,健全打击拒执犯罪常态化机制。
浙江法院还通过健全打击拒执犯罪常态化机制,联合公安、检察建立联动工作机制,持续提升打击拒执犯罪的质效。
4. 高压态势和典型案例:
浙江法院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拒执犯罪行为。例如,2022年全省法院共判处拒执犯罪850件947人,其中判处有期徒刑866人,占91.45%。
浙江法院还发布了打击拒执犯罪的十大典型案例,进一步震慑拒执犯罪行为。
综上所述,浙江省在打击拒执犯罪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案件数量逐年增加,缓刑适用率总体下降,通过联合多部门建立联动机制,保持高压态势,取得了显著成效。你知道吗?最近浙江法院可是动作频频,对那些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小伙子们,可是一点也不客气哦!这不,从2018年开始,浙江法院就开启了打击拒执犯罪的专项行动,结果怎么样?案件数逐年增长,缓刑率总体下降,这可真是大快人心啊!
案件数逐年增长,拒执犯罪不容小觑

自从2018年以来,浙江法院可是连续5年开展了打击拒执专项行动。据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2年,浙江法院共收拒执刑事案件4459件,收案数逐年递增。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游戏,背后反映的是拒执犯罪在浙江的严重性。
就拿2021年来说,浙江全省法院新收拒执刑事案件1077件,同比上升34.5%,审结1042件,同比上升25.1%,判处拒执罪767件851人。这可是实实在在的数据,让人不得不正视拒执犯罪的问题。
缓刑率总体下降,法律威严不容挑战

虽然拒执犯罪案件数逐年增长,但缓刑率却总体呈下降趋势。这背后,是浙江法院对拒执犯罪零容忍的态度。据数据显示,近两年浙江拒执犯罪缓刑适用率显著下降,彰显了依法严厉打击拒执犯罪的司法导向。
比如,绍兴法院就注重从程序上严格审查缓刑适用条件,通常被告人应全部履行该省范围内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并得到申请执行人的谅解,才能考虑缓刑。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对拒执犯罪的有力打击。
多措并举,构建打击拒执犯罪新格局

为了有效打击拒执犯罪,浙江法院可是使出了浑身解数。他们不仅坚持依法严惩,还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结合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对认罪悔罪、在判决前能积极履行生效裁判或相关执行依据确定的义务、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情节不是十分严重的拒不执行犯罪依法从宽处理。
此外,浙江法院还创新将当事人历年未履行生效裁判、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拒执犯罪和虚假诉讼等司法信息,全面纳入全省统一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与行政审批、行政监管、公共服务、公共资源交易、融资信贷等挂钩,对失信被执行人依法惩戒。
智慧执行,让拒执犯罪无处遁形
在科技助力下,浙江法院还深入推进执行一件事”综合集成改革,不动产司法拍卖过户一门联审、一窗办理、一次办结”,拍卖用时缩短40%,平均办证由20天缩短到2天;车辆查控则通过云执行”模式,处置提速50%。这样的智慧执行,让拒执犯罪无处遁形。
浙江法院在打击拒执犯罪的道路上,可谓是越走越坚定。案件数逐年增长,缓刑率总体下降,这些都是他们努力的成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拒执犯罪在浙江将得到有效遏制,法治社会的建设也将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