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用“硬措施”推动营商环境改革落实落细,优化营商环境 提升服务效能
吉林省正在通过一系列“硬措施”来推动营商环境的改革落实落细。这些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营商环境数字化监测:
吉林省建立了“全省营商环境数字化监测”指标体系,涵盖了开办和注销企业、办理建筑许可、不动产登记、获得电力、政务服务、融资、纳税、监管执法等11个维度的监测指标。这些指标涵盖了经营主体生产经营的全生命周期,通过数字化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推动整改,实时晾晒成效。
2. 全面推行行政检查执法备案管理:
吉林省将依托“我要执法”App,施行事前备案、手机亮证、扫码检查管理模式。监管部门到企业开展检查,包括入企调研必须提前报备,后台通过数据分析,对短期内重复检查、打扰企业的单位进行提醒。企业人员通过扫码即可了解检查人员、检查事项等信息,并在线上对检查行为是否规范进行评价举报。
3. 常态化开展明察暗访:
吉林省计划联合部分省直部门,通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推行非现场监管,进一步从源头减少对企业的检查打扰。今年,将对行政类中介、行政审批(特别是需要现场验收的审批事项)、执法检查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开展专题化的明察暗访,对发现的问题一经查实,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依规依纪查处。
4. 广泛开展政企沟通交流:
吉林省将广泛开展政企沟通交流,通过多种渠道听取企业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提升企业满意度和获得感。
5. 重点提升举措:
去年,吉林省安排了35项重点提升举措,全部取得了积极进展。例如,长春海关推出通关便利化改革举措,货物验放时间压缩30%以上;吉林省税务局全面推行退税提醒服务,全省一二类企业出口退税办理时限平均压至2个工作日以内;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推广“三零”“三省”服务,全年为各类企业节约办电成本7亿元以上。
这些措施旨在通过创新性、突破性、牵引性的务实管用举措和激励性政策,进一步引导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发展信心,激发市场活力,为推动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提供强有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