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金代河津窑枕入藏仪式,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官网
2024年12月24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北京举行了金代河津窑枕入藏仪式。此次入藏的两件文物分别是金代河津窑白釉珍珠地划花叶形枕和金代河津窑三彩水波荷花纹八角型枕。
这两件文物分别由东莞市松山湖望野博物馆和深圳望野博物馆无偿捐赠。其中,白釉珍珠地划花叶形枕于2021年3月捐赠,而三彩水波荷花纹八角型枕则于2024年9月捐赠。这两件文物保存较为完整,纹饰清晰生动,形制独特,具有较高的收藏和研究价值。
此次入藏仪式的举行,填补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宋金时期河津窑瓷器收藏方面的空白,丰富了馆藏,也为研究和展示中华文明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中国国家博物馆,这座承载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殿堂,最近迎来了一件特别的“宝贝”——金代河津窑枕。这不只是简单的入藏仪式,更是一次文化传承与交流的盛会。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场仪式,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
一场特别的入藏仪式

12月24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入藏仪式。仪式上,两件来自松山湖望野博物馆的金代河津窑枕正式“落户”国博。这两件珍贵的文物,一件是白釉珍珠地划花叶形枕,另一件是三彩水波荷花纹八角型枕。它们不仅填补了国博河津窑瓷器的收藏空白,更是我国陶瓷文化的一次重要补充。
望野博物馆的慷慨捐赠

这两件河津窑枕的入藏,离不开松山湖望野博物馆的慷慨捐赠。2021年3月,望野博物馆首次向国博捐赠了金代河津窑白釉珍珠地划花叶形枕。2024年9月,他们再次捐赠了金代河津窑三彩水波荷花纹八角型枕。这两次捐赠,不仅丰富了国博的馆藏,更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河津窑枕的独特魅力

这两件河津窑枕,不仅造型独特,纹饰精美,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白釉珍珠地划花叶形枕的纹饰中,葡萄叶的轮廓清晰可见,这是古代晋地葡萄流行的佐证,也是中西文化物质交流的体现。而三彩水波荷花纹八角型枕,则具有宋代文人画风格,展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
国博的收藏体系
国家博物馆是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中华文化代表性物证的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对于宋金时期的陶瓷收藏,国博主要集中于定、汝、官、哥、钧等五大名窑以及耀州窑、磁州窑等。而河津窑瓷器的收藏,一直属于空白。如今,这两件河津窑枕的入藏,填补了这一空白,使国博的收藏体系更加完善。
专家的解读与评价
对于这两件河津窑枕,国博的专家们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这两件文物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白釉珍珠地划花叶形枕的纹饰,展现了古代晋地葡萄文化的繁荣;三彩水波荷花纹八角型枕,则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
文化传承与交流
这两件河津窑枕的入藏,不仅丰富了国博的馆藏,更是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的一次重要契机。通过这两件文物,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陶瓷文化,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金代河津窑枕入藏仪式,不仅是对文物的一次重要补充,更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让我们共同期待,国博在未来能带给我们更多精彩的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