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海附近海域现成群白海豚,白海豚的海洋盛宴
近日,广西北海冠头岭附近海域出现成群白海豚,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的关注。这些白海豚在水中自由游弋、嬉戏,形成了美丽的画面。近年来,北海北部湾海域的海洋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布氏鲸、白海豚等珍稀海洋生物频繁出没,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
白海豚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被誉为“水上大熊猫”,对海洋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广西北海的中华白海豚主要分布在三娘湾到廉州湾一带,种群数量稳定增长。此外,广西北部湾保护区的中华白海豚种群也呈现稳定壮大的趋势,目前在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已有近100头白海豚。
为了保护这些珍稀海洋生物,广西相关部门未来将进一步加强海洋生态保护措施,提升海洋环境质量,确保白海豚等海洋生物的栖息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广西北海,海洋精灵的欢乐家园
想象你正漫步在广西北海的银滩,海风轻拂,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突然,一群活泼可爱的白海豚跃出水面,它们在碧波中嬉戏,犹如一群精灵在海洋中翩翩起舞。这样的场景,最近在广西北海附近海域频频上演,吸引了无数游客和摄影爱好者的目光。
白海豚的海洋盛宴

2020年12月,广西北海的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在保护区海域观测到了5次中华白海豚群,最多时达到了30多头。这是近三年来观测记录中最大的中华白海豚群。据保护区管理中心主任张宏科介绍,北部湾是中华白海豚的重要栖息地,约有300至500头,分两个群体分布在不同的海域。
近年来,随着保护区与科研机构通过航线调查和照相识别技术,对中华白海豚的种群数量有了更准确的了解。2017年识别16头,2018年21头,2019年42头,2020年更是达到了80头。这些数据表明,中华白海豚的数量在逐年增加,北海海域正成为它们的欢乐家园。
水质优良,白海豚的乐园

专家表示,北海近海海域污染小、水质优良,是中华白海豚扎堆出现的重要原因。北海港附近分布有国家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儒艮自然保护区,近年来,由于加强了海洋生态环境建设,北海港变得海蓝鱼肥,没有污染的环境,加上丰富的鱼虾食物资源,使北海深水港成为白海豚眷恋的地方。
中华白海豚,海洋的守护者

中华白海豚被誉为“海上大熊猫”,是中国仅存的国家一级保护鲸豚哺乳动物。它们主要活动于咸淡水交界(江海交汇处)的珠江口、湛江湾、厦门湾、大风江口和铁山港一带海域。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增加、大型捕捞业及沿岸大工业的发展,中华白海豚逐渐远离海岸,有的种群大大减少。
为了保护这一珍稀物种,广西北海、广东珠海、厦门、广东江门四地在汕头签署协议,成立中华白海豚保护联盟,共同推进中华白海豚物种保护。同时,广西沿岸首个海兽救护中心也在今年内计划动工。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北海银滩附近海域惊现中华白海豚,这一幕背后的原因引人深思。近年来,银滩附近大约有60只中华白海豚生活,但由于对水质要求极高,且受人类活动影响,它们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此次白海豚的出现,表明当地水质有了显著改善。
中华白海豚被誉为“水上大熊猫”,幼年时身体呈灰色,成年后变为粉红色,美丽异常。由于数量稀少,颜色独特,它们受到了极高的关注和保护。与中华白海豚相似,长江女神白鳍豚也是我国珍稀保护动物,它们在形态上有明显区别,但都是人类的好伙伴、好朋友。
北海银滩出现的中华白海豚,不仅表明其数量有所增长,也反映了人类对海洋生态的友好态度,以及当地水域环境的优良。这一幕的出现,是对海洋环境保护成果的最好证明。
在这个美丽的海洋家园,人类与白海豚共同生活,和谐共生。让我们携手保护这片蓝色海洋,让中华白海豚的欢声笑语永远回荡在这片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