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山丹万人同享“牛娃子饭”过冬至,万人同享“牛娃子饭”
在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冬至这一天有着独特的庆祝方式万人同享“牛娃子饭”。以下是有关这一活动的详细信息:
1. 活动时间和地点:
活动于2024年12月21日,在山丹县清泉镇祁店村举行。
2. 活动规模:
当天吸引了8.6万名群众参与,场面十分壮观。
3. “牛娃子饭”的制作:
在长达120米的灶台上,上百名厨师用88口铁锅同时制作“牛娃子饭”。面点师傅将面团捏制成花牛犊、小元宝等形状,煮熟后与炒好的肉菜烩在一起,再配上葱花香菜。
4. 食材准备:
今年准备了8000斤面、2000斤肉以及各类蔬菜8000斤,共烹制出200锅“牛娃子饭”。
5. 文化意义:
山丹县有冬至吃“牛娃子饭”的习俗,这一活动不仅是为了祈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承载着丰收的喜悦与对新年的美好祝福。
6. 相关活动:
在活动期间,山丹县还举办了非遗节目展演、地方特色产品展示、非遗美食展销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山丹县不仅传承了冬至的民俗文化,还推动了当地冬春季文化旅游的发展,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和参与。冬日暖阳下,甘肃山丹县祁店村沸腾了!数万民众欢聚一堂,共同享受着一年一度的“牛娃子饭”盛宴,庆祝冬至这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热闹非凡的场景,感受那份浓厚的乡愁和温馨的节日氛围。
冬日里的暖意:万人同享“牛娃子饭”

冬至,这个古老的节气,在中国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而在甘肃山丹县,有着独特的“牛娃子饭”传统。这一天,祁店村的大锅灶上,几十口大锅同时沸腾,香气四溢的牛娃子饭吸引了数万名周边市县游客和当地村民。
“牛娃子饭”的制作过程颇为讲究。厨师们先将面粉和好,揪成蚕豆大小,做成中间大两头小的形状,再用专门的梳子摁上花纹,形状像极了一个个可爱的“花牛犊”。红的、绿的、黄的、白的、紫的,色彩斑斓,让人垂涎欲滴。
村民们和游客们排队领取着这份美味的食物,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尝着热气腾腾的牛娃子饭,感受着浓浓的乡情和亲情。
民俗文化的传承:山丹冬至民俗活动

山丹县的冬至民俗活动不仅限于“牛娃子饭”,还包括了丰富多彩的民俗表演、特色非遗文创产品及美食展示展销等12项主题活动。
活动现场,民间艺术家们展示了精湛的技艺,剪纸、刺绣、烙画等非遗文化产品琳琅满目。游客们纷纷驻足欣赏,购买心仪的纪念品。
此外,山丹县还精心打造了一系列冬春季文化旅游活动,如冰雪嘉年华、环城越野赛、青少年冰雪运动等,让游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山丹独特的民俗文化和自然风光。
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丹冬至民俗活动入选省级名录

值得一提的是,山丹县的冬至民俗文化活动已于今年入选第五批甘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标志着山丹县在传承和弘扬民俗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从2015年开始,山丹人就将这一地方习俗演绎成了一个万人同吃牛娃子饭的民俗旅游文化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八届。这一活动不仅丰富了山丹的文化内涵,也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冬日里的乡愁:一场难忘的盛宴
在这个寒冷的冬日,甘肃山丹县祁店村的“牛娃子饭”盛宴,无疑是一场难忘的盛宴。它不仅让游客们品尝到了地道的美食,更让他们感受到了山丹独特的民俗文化和浓厚的乡愁。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人们放下繁忙的工作,回到家乡,与亲朋好友团聚,共同庆祝这个重要的时刻。这份温馨和幸福,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珍贵的财富。
让我们共同期待,明年冬至,再次走进甘肃山丹县祁店村,感受那份浓厚的乡愁和温馨的节日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