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公布第三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碧波荡漾,鸟语花香——重庆铜钵河的蜕变之旅
生态环境部近日公布了第三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名单,共38个案例入选。这些案例在统筹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展示了我国在水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成果。具体案例包括北京清河、江苏扬州芒稻河、江西赣州寻乌水等,它们注重“三水”统筹、系统治理,构建了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新格局。
自2021年以来,生态环境部已评选了两批共56个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对全国水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借鉴作用。这些案例不仅展示了各地在水环境治理方面的成功经验,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榜样哇,你知道吗?最近生态环境部公布了一批新的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简直让人眼前一亮!这不,我就迫不及待地来和你分享这些让人心旷神怡的美丽河湖故事。
碧波荡漾,鸟语花香——重庆铜钵河的蜕变之旅

走在重庆市梁平区铜钵河畔,你会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河水清澈见底,水草摇曳生姿,两岸植被茂密,仿佛进入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谁能想到,这里曾经是黑臭水横流,无人愿意靠近的地方呢?
铜钵河的美丽蜕变,离不开当地生态环境部门的努力。他们深入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共建共享,加强环境问题联查联办,强化乱排乱放共治共管。如今,铜钵河水质稳定达到水域功能要求,成为了国家级美丽河湖的优秀代表。
数字赋能,智慧治水——巫山大昌湖的生态奇迹

位于重庆市巫山县的大昌湖,曾经水体黑臭、垃圾漂浮。如今,这里成了国家级湿地公园,水清岸绿、百鸟翩飞,成为了当地一张靓丽的生态名片。
巫山县生态环境局利用数字化技术,安装了360度旋转的全球眼高清摄像头,实时监控江面垃圾漂浮物情况。同时,建设了大宁河水生态健康综合评估数字化系统,实现对大宁河巫山段全流域水生态环境的动态监控。数字赋能让治水从人治转为智治,大昌湖的生态奇迹令人赞叹。
绿水青山,金山银山——河南南湾水库的生态经济双赢
河南省信阳市南湾水库,素有“豫南明珠”、“中原第一湖”的美誉。这里青山叠翠,绿洲点点,山深林密,水清岸绿,是当地人民的“母亲湖”。
南湾水库以生态优势赋能发展优势,实施“南湾水库保水渔业”生态模式,每年投入500余万元用于投放花鲢、白鲢等,不断提升“生态南湾鱼”的经济价值。同时,以生态产业建设收益“反哺”环库周边群众脱贫致富,实现了水源地保护区发展绿色转型。
古都新颜,美丽河湖——安阳河的生态复兴

安阳河,古称洹河,是安阳人民的“母亲河”。如今,水清岸绿、鱼翔浅底,安阳市是如何建设美丽河湖的呢?
安阳市生态环境局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穿于工业源、生活源、畜禽养殖、面源防治等一系列整治全过程。他们采用5G无人机工作模式,将检察、公安纳入河长制体系,建立AI人工智能分析模型,及时交办问题并跟踪整改。初步探索出一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融合共赢的路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效。
美丽河湖,全国共赏——生态环境部公布第三批优秀案例
生态环境部公布的第三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涵盖了全国各地的美丽河湖,既有注重三水统筹、系统治理的,也有注重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这些案例各具特色,又各有侧重,为全国水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借鉴作用。
比如,北京清河、天津蓟州区州河、江苏扬州芒稻河、江西赣州寻乌水等注重三水统筹、系统治理,构建水生态环境保护新格局;安徽青弋江(宣城段)、广东佛山高明河、云南怒江州独龙江、宁夏黄河(银川段)等注重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促进流域高质量发展;上海、江苏、浙江共建的太浦河(含水乡客厅),重庆、四川共建的铜钵河等注重跨界水体联保共治,积极构建流域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内蒙古乌兰木伦河(鄂尔多斯段)、山东黄河(东营段)、广西桂林灵渠等注重建章立制,通过立法保障、空间管控、生态补偿等长效机制建设,推动水生态环境质量稳定改善。
这些美丽河湖的优秀案例,让我们看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守护好我们的美丽河湖,让绿水青山永驻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