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环境学者:应对气候变化加中可深化合作,加拿大的减排利器
加拿大资深华人环境学者汤友志博士近日在多伦多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气候变化挑战,加中两国在多方面可继续展开或深化合作。具体来说,加拿大政府12月中旬宣布设立新的温室气体减排阶段目标,争取到2035年将排放量在2005年排放水平基础上减少45%至50%。为达成2050年净零排放的长期目标,此前,加政府已设定2030年的阶段减排目标是比2005年排放水平减少40%至45%。
此外,中加两国在气候变化和清洁增长领域的合作也有深厚的历史和广泛的合作基础。例如,中加双方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达成的《巴黎协定》中,强调协同推进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并采取务实行动,推动清洁增长。同时,中加气候变化合作项目是两国政府发展合作的重要内容,项目总金额为600万加元,加拿大国际发展署出资约500万加元,中国政府提供大约100万加元的非现金投入。
总的来说,加中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有着广泛的合作前景和合作领域,未来可以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探索绿色未来:加拿大环境学者眼中的加中气候合作新篇章
想象地球就像一个巨大的绿色家园,而气候变化就像一场无声的危机,悄悄地侵蚀着我们的家园。在这个关键时刻,加拿大环境学者汤友志博士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观点:面对气候变化,加拿大和中国可以携手共进,深化合作,共同守护我们的地球。
碳定价:加拿大的减排利器

汤友志博士指出,加拿大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他提到,加拿大政府最近宣布了一项新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计划到2035年将排放量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45%至50%。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加拿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之一就是碳定价。
碳定价,简单来说,就是给碳排放定价,通过经济手段激励企业减少碳排放。这种政策在加拿大已经成为气候政策的一个基石。汤友志博士认为,这种做法不仅有效,而且具有可持续性。
清洁能源:中加合作的黄金领域

在清洁能源领域,加拿大和中国有着巨大的合作潜力。加拿大拥有丰富的水力、风力、太阳能资源,而中国在太阳能板生产、涡轮发电机制造等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汤友志博士认为,双方可以在研发、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共同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
核能合作:中加友谊的新篇章

除了可再生能源,核能也是中加合作的重要领域。汤友志博士提到,两国在核能领域已经展开了合作,未来还有更大的合作空间。这种合作不仅有助于推动核能技术的发展,还能加深两国之间的友谊。
碳捕集与封存:共同应对甲烷排放
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方面,加拿大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而中国在减少甲烷排放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汤友志博士认为,双方可以分享经验和技术,共同应对这一挑战。
绿色基础设施:打造智慧城市
在绿色基础设施和城市发展方面,加拿大和中国也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汤友志博士提到,双方可以开展理念设计、智慧城市技术、公共交通、节能建筑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打造更加绿色、环保的城市。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保护地球的最后一道防线
汤友志博士强调,加拿大拥有约占全球25%的湿地资源,这是保护地球的重要资源。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林业管理、利用自然界进行碳封存等方面,加中两国都有合作潜力。
气候融资:携手应对全球挑战
汤友志博士提到了气候融资和投资。他认为,在气候融资和投资方面,加拿大和中国各有所长。加拿大在亚洲、非洲很多国家都拥有良好关系和信誉,而中国则拥有丰富的资金和技术。双方可以携手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
面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挑战,加拿大和中国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通过深化合作,双方可以共同推动绿色能源的发展,保护地球家园,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地球的未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