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完善信用赋能政策措施 夯实经营主体发展信用基础,4. 信用信用之光,照亮山东发展之路
山东省在信用赋能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夯实经营主体的发展信用基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下是主要的措施和内容:
一、信用培育工作
1. 守信经营指导:通过年报、双随机抽查等方式,普及信用监管规范要求,指导经营主体加强信用建设。
2. 失信警示提醒:在年报、信用惩戒等环节,对信用风险较高的经营主体进行警示提醒,将失信处置由事后惩戒向事前预防延伸。
3. 信用承诺制度:推行便企信用承诺制度,引导企业通过公示系统自主公示承诺,对守信经营主体提供便利化服务。
4. 信用信用之光,照亮山东发展之路

想象你正走在一条熙熙攘攘的街道上,两旁的店铺林立,人来人往。突然,你发现了一个神奇的地方——这里的人们诚信为本,交易公平,连空气都弥漫着一种和谐的氛围。这个地方,就是我们的山东,一个正通过完善信用赋能政策措施,夯实经营主体发展信用基础的省份。
一、信用修复,让失信企业重拾信心

在山东,曾经有一家名为“诚信电器”的公司,因为一次疏忽,被列入了经营异常名录。这让公司陷入了困境,客户流失,订单减少。在了解到山东省政府推出的信用修复政策后,公司决定积极整改,主动消除不良影响。
“双随机、一公开”等抽查检查结果的相关负面信息、不实承诺信息、股权冻结信息等,长期在公示系统对外公示,影响企业的招投标、融资等经营活动。但如今,按照最新修订后的政策规定,企业按要求整改后,主动消除危害后果和不良影响,满足最低公示期等信用修复条件,就可以申请对抽查检查结果负面信息进行信用修复。
“诚信电器”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改后,公司成功申请了信用修复,重新获得了市场的信任。这不仅让公司重拾信心,也为其他失信企业树立了榜样。
二、信用评价,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在山东,企业信用评价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将企业信用等级设置为绿、蓝、黄、黑四个等级,并采用“驾照式”管理模式,将企业环境违法违规行为记分标准细化为26项,采取记分与一票否决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企业环境信用评价。
这种评价方式,让企业在享受信用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时刻提醒着他们要诚信经营。截至目前,山东省已累计对38万家企业开展了环境信用评价,实现了对企业环境信用状况的精准把握。
三、信用激励,让守信企业受益匪浅
在山东,守信企业不仅能享受到政策红利,还能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可。新修订的《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山东)涉企信息归集公示应用管理办法》首次增加了对企业诚实守信相关荣誉信息”和信用承诺及履行情况”相关内容的公示。
比如,将山东省长质量奖等荣誉信息记于企业名下对外公示,扩大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参与市场竞争增加砝码。同时,将企业履诺情况及获得荣誉情况纳入信用记录,各级政府部门为守信企业提供精准帮扶,助力企业获得信用红利。
四、信用监管,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在山东,信用监管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型监管机制。市场监管部门围绕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实施了深化信用提升行动,强化了信用风险分类管理。
截至目前,全省已有43.6万户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同时对32.3万户企业实施了信用修复。这些措施有效改善了信用环境,推动了市场环境、营商环境、发展环境的持续优化。
五、信用赋能,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山东,信用赋能已经成为了一种发展新动力。政府部门通过完善信用监管制度体系,为经营主体的高质量发展夯实了信用基础。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郭朝波介绍,市场监管部门还健全了信用监管基础体系,贯彻落实新《公司法》,全面升级改造山东公示系统,推动注册资本实缴信息强制公示等制度落实,并深化信用信息应用,探索向平台企业开放共享信用监管数据。
未来,山东将继续聚焦减负增效、赋能发展,深化信用监管领域改革,持续发挥信用在创新监管机制、提高监管效能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为经营主体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这个充满信用的山东,每一个企业都在努力成为诚信的践行者。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让我们共同期待,在信用之光的照耀下,山东的明天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