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庆阳“数起云涌”打造“中国算谷”,从能源之都到算力高地
甘肃庆阳市近年来在算力产业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逐步打造了“中国算谷”。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1. 算力规模突破:庆阳集群的智算规模已经突破5万P,达到5.1万P,成为国内人工智能重要算力保障基地。
2. 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庆阳通过“一张白纸”快速打造了国家算力枢纽节点的“庆阳奇迹”,机架开工规模超30万个,集群算力承载能力大幅提升。
3. 东数西算节点:2021年12月,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批复同意启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甘肃·庆阳)节点和庆阳数据中心集群建设,重点服务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的算力需求。
4. 智算中心投产:2024年12月,中国移动庆阳分公司投产了甘肃·庆阳绿色智算中心,成为甘肃省“东数西算”节点第一个智算中心。
5. 全产业链建设:庆阳市以构建“大数据中心 云网产业 源网荷储多能互补 制造业 人工智能应用”千亿级全产业链为目标,建设“一港一城两区一基地”。
6. 荣誉和奖项:庆阳打造“东数西算”大数据产业集群的做法被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列为典型案例,并获得了多个荣誉称号和奖项。
7. 人才专列:庆阳市还通过《庆阳数字经济“人才专列”工作方案》,印发《庆阳数字经济“人才专列”乘车补贴实施方案》,以吸引和培养算力产业人才。
通过这些举措,庆阳市正在加速建设成为“中国算谷”,并在算力产业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庆阳,这座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城市,正以惊人的速度,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中崛起,成为“中国算谷”的璀璨明珠。
想象当你在庆阳的街头漫步,不经意间,一座座现代化的数据中心如同云朵般漂浮在眼前,那便是“东数西算”工程带来的奇迹。这里,算力如同涌动的云海,汇聚成一片浩瀚的数字海洋,为庆阳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庆阳:从能源之都到算力高地

庆阳,曾经以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闻名,被誉为“能源之都”。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庆阳果断转型,拥抱数字经济的机遇,将目光投向了算力产业。
“东数西算”工程落地庆阳,为这座城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庆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东数西算”工程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机遇、最大平台、最大增量,举全市之力,集内外之智,聚力打造源网荷储碳数风光火气氢多能互补大数据中心制造业云网产业绿色算力智能应用”千亿级全产业链。
如今,庆阳已成为全国八大节点中算力增速最快、增量最大的数据中心集群,在落实“东数西算”国家战略中探索了“庆阳路径”,形成了“庆阳模式”,创造了“庆阳速度”。
数起云涌:庆阳的算力奇迹

庆阳的算力发展,如同一场精彩的魔术表演,让人目不暇接。
庆阳集群智算规模已突破5万P,达到5.1万P,成为国内人工智能重要算力保障基地。机架开工规模超30万个,集群算力承载能力大幅提升。庆阳生态企业注册落地超300家,倾力打造全国AI产业向往之地,“人工智能”拓展千亿级产业链,抢先构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先行区。
庆阳还锚定80万机架超大规模安全防护能力,“数盾庆阳造”抢占数据安全制高点。与全国重点城市网络传输一跳直达,实现全国范围内同城体验,园区绿电供给将超80%,算电协同发展探索庆阳方案。
智慧庆阳:数字经济的未来之城

庆阳的算力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更推动了城市治理的智慧化。
庆阳对接院士专家超200名,组建高端智库指导把脉。签约算力协同结对子”城市13个,打造国家算力大通道重要节点。中国移动庆阳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陈长流表示,目前庆阳5G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突破,庆阳首架无人机实现下线试飞,中国移动深刻见证了庆阳这三年来的发展。
庆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周继军将庆阳市“东数西算”工程的进展和成效概括为零、个、十、百、千、万、亿”7个字。庆阳携手中国能建、秦淮数据等大型企业建设总投资77亿元、规划1.7万亩的全国首个智慧零碳数据产业园,今年实施重大项目28个总投资454亿元。
庆阳,这座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城市,正以“数起云涌”的态势,迈向数字经济的未来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