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焕新”传统阅读空间 倾力推进全民阅读,静享慢阅读的时光
近年来,山东省通过“焕新”传统阅读空间,积极推动全民阅读,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措施和成果如下:
1. 建设新型阅读空间:
亲子阅读空间:为家庭提供适合亲子共读的环境,促进亲子关系和家庭文化氛围的营造。
数字阅读空间:利用现代科技,提供电子书、在线阅读资源等,满足数字化阅读需求。
老年听书馆:为老年人提供有声读物,方便他们通过听书进行阅读。
家庭图书馆:鼓励家庭建立自己的小图书馆,促进家庭阅读习惯的养成。
2. 延伸阅读触角:
将阅读空间延伸至社区、乡村和家庭,确保全民阅读的覆盖面更广,基层文化阵地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3. 整合公共阅读资源:
实施“五位一体”统筹改革,以图书馆为主体,整合农家书屋、社区书屋、城市书房等阅读设施,建立统一管理系统,实现通借通还和人员统一培训,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阅读。
4. 推广新模式:
推广“读者选书、图书馆买单、新华书店服务运营”模式,将图书采购权交给读者,提升图书的利用率。
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城市书房等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内,整合资源、共享使用。
5. 开展阅读活动:
举办“书香山东·掌上读书”大赛,开发线上阅读打卡小程序,通过读书打卡、在线答题等方式激发高校师生的阅读兴趣。
举办省级阅读盛会,如首届山东省全民阅读大会,期间设分会场,发放惠民书券,吸引大量群众参与。
6. 组建阅读志愿者队伍:
推广“志愿 阅读”服务模式,组建阅读志愿者队伍,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的普及。
通过这些措施,山东省在推进全民阅读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基层文化阵地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全民阅读的氛围日益浓厚。想象你走进了一个充满书香的世界,四周是错落有致的书架,每一本书都像是等待与你对话的朋友。这就是山东正在焕新的传统阅读空间,它们正倾力推进全民阅读,让知识的种子在每个人的心中生根发芽。
城市书房:静享慢阅读的时光

在菏泽鲁西新区,一座座城市书房如同文化的小岛,静静地坐落在社区中。120余平方米的空间里,5000册藏书等待着读者的翻阅。李丹,一位奥林花园小区的居民,是这里的常客。她说:“这里的书房不仅空间大,藏书多,更重要的是,可以让人静下心来阅读。”书房里,一组组错落有致的书架,一排排整齐的座椅,一幅幅清新淡雅的墙画,共同营造出一个宁静的阅读环境。
全民阅读:让书香飘满城乡

山东的全民阅读活动不仅仅局限于城市书房,它们像春风一样吹遍城乡。菏泽鲁西新区已建设了13个牡丹书房、124个农家书屋、7个亲子阅读书房。靳海峰,菏泽鲁西新区文化卫生服务中心文化和旅游办公室主任,充满信心地说:“我们将不断完善图书种类、改善书房环境,让书房焕发新活力,以环境之‘美’吸引读者,以服务之‘美’留下读者。”
亲子阅读:共筑书香家庭

在淄博市张店区,一场场亲子阅读活动正在温暖地进行。校家社共读项目负责人李晓杰,走进铁路小学,为家长带来了一场增进亲子理解、促进共同成长的专题研讨会。家长们积极参与,通过角色扮演和现场演练,学习更有效的教育方法。薛婷婷,一位学生家长,表示:“参与阅读活动对我的帮助特别大,让我学会了转变思维方式,在和孩子沟通上受益颇多。”
社区书屋:文化生活的“加油站”
在潍坊安丘市,社区书屋成为了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军,一位植物园书屋的常客,说:“读书有地方,健身有场所,安丘市打造的双圈”,让市民业余生活丰富多彩,幸福感满满。”安丘市不断深化社区书屋建设,藏书量超过1800册,各类期刊杂志12种以上,涵盖了各个门类。
文化惠民:让民众共享幸福生活
在山东,文化惠民活动丰富多彩。潍坊昌乐县宝城街道昌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定期举办朗读爱好者活动,让民众在家门口就能乐享小幸福。临沂市费县举办的文艺汇演活动,吸引了众多观众。费县还持续深化阅读引导,开展延时服务,打造乡阅费县全民阅读品牌。
最美公共文化空间:青岛西海岸图书馆
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一座图书馆以其独特的魅力入选山东“最美公共文化空间”。青岛西海岸图书馆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阅览席位2000个,馆藏图书30万册。这里的少儿阅读空间、报刊阅览空间、阅读休闲空间等,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舒适的阅读环境。
文化之美:滋养城市文明
在潍坊,文化之美滋养着城市文明。潍坊高新区花园社区鹿非马成长中心,孩子们在这里体验动手乐趣。潍坊寿光屯田西村举办的茶话会,让敬老之情在社区中流淌。这些活动,让文化基因渗透城市肌理,融入群众生活。
山东的全民阅读活动,正在让书香飘满城乡,让知识的力量在每个人的心中生根发芽。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让我们共同期待,在阅读的陪伴下,每个人都能收获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