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滨江区应急局以落实“五保”为抓手,坚决筑牢抗雪防冻安全线,杭州市滨江区应急管理局
杭州市滨江区应急局为应对寒潮天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确保抗雪防冻工作的顺利进行。主要措施包括:
1. 落实“五保”措施:
保安全:通过加强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确保各领域安全。
保畅通:确保交通顺畅,特别是在雪天和冰冻天气下,及时清理道路积雪和冰冻。
保供给:确保物资供应充足,特别是在极端天气下,保障居民的生活必需品供应。
保民生:关注民生需求,特别是老年人和弱势群体的生活保障。
保稳定:通过有效的应急管理和救援措施,确保社会秩序稳定。
2. 修订应急预案:
依托应急指挥部体系建设,修订完善《抗雪防冻应急预案》,梳理抗雪防冻责任人清单,确保应急响应机制的有效运行。
3. 组织应急演练:
定期组织重点领域风险会商研判,聚焦极端天气预防应对策略,预置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预防、救援、救助工作部署。
开展应急拉练,例如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进行的今冬明春抗雪防冻应急拉练,确保除雪应急队伍和设备能够迅速响应。
4. 宣传教育:
通过网格化管理和微信工作群进行线上线下宣传,发布寒潮预警,宣传水表、管道防冻知识以及防冻图片、视频等,提高居民的防冻意识。
通过这些措施,杭州市滨江区应急局力求将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稳扎稳打筑牢抗雪防冻安全底线。杭州市滨江区,这片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热土,在冬日里也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抗雪防冻精神。近日,杭州市滨江区应急管理局以“五保”为抓手,全方位筑牢抗雪防冻安全线,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保安全:织密安全网,筑牢生命防线

面对寒潮天气,滨江区应急管理局迅速行动,强化组织保障,健全应急指挥体系。他们围绕“1833”联合指挥体系,统筹公安、城管、交通、气象、电力、水务、燃气等7个主要部门,实时会商研判,召开抗雪防冻防御工作部署会。通过可视化指挥调度系统,随机拉动9个重点单位进行抗雪防冻应急处置,确保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能够迅速果断处置。
此外,他们还制定了《今冬明春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方案》,要求属地街道、关键部门针对“五保”开展全覆盖排查,全力消除雨雪冰冻及其次生灾害的不利影响。截至目前,已召开2次抗雪防冻部署会,各单位累计开展15次抗雪防冻演练,织密了安全网,筑牢了生命防线。
二、保畅通:疏通交通要道,保障出行安全

为了确保交通畅通,滨江区应急管理局强化力量保障,集聚抢险救援先锋速度。他们预置区级7支、街道3支应急救援突击队,联合各街道、平台开展抗雪防冻应急演练。在紧急情况下,这些应急救援队伍将迅速开展清雪破冰行动,夯实应急保障基础。
同时,他们全面维护调试了扫雪车、斜角清扫器、手推式除雪机等各类抢险车辆90余辆,清点核查了融雪剂、工业盐、铁锹、麻袋草包等抗雪除冻物资7.1万余件。这些物资的储备,为应对极寒天气下的抗雪防冻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保供给:确保物资充足,满足生活需求

在抗雪防冻工作中,物资保障至关重要。滨江区应急管理局高度重视物资储备工作,区级应急物资储备库、3个街道应急物资仓库、63个避灾安置点都储备了充足的棉衣、帐篷、折叠床等防寒物资,确保极寒天气下供暖需求。
此外,他们还通过短信、小区网格群、广播电子屏等形式,广泛发布预警信息,向群众宣传低温冰冻灾害形势及防范应对措施,提高社会风险防范意识。这些举措,为保障居民生活供给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保民生:关注弱势群体,传递温暖力量
在抗雪防冻工作中,滨江区应急管理局特别关注弱势群体,确保他们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他们通过走访慰问、物资发放等方式,为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帮助,传递温暖力量。
同时,他们还全域构建了“街道-社区-网格-微网格”四级网格矩阵,将全区重新划定为528个网格,广泛发布预警信息,提高社会风险防范意识。各基层应急消防管理站及时开展上山道路、易结冰道路等风险点位排查检查,上报易冰冻风险点位排查、隐患整改闭环情况。
五、保稳定:强化社会面管控,维护和谐稳定
在抗雪防冻工作中,滨江区应急管理局强化社会面管控,维护和谐稳定。他们通过加强巡逻、排查隐患、宣传引导等方式,确保社会秩序井然。
在他们的努力下,滨江区抗雪防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今,这里的道路畅通无阻,居民生活井然有序,一片安宁祥和。这一切,都离不开滨江区应急管理局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
杭州市滨江区应急管理局以“五保”为抓手,坚决筑牢抗雪防冻安全线,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在这场抗雪防冻的战斗中,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赢得了广大居民的赞誉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