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助力,全球首个超高海拔 30MW 光伏电站项目成功构网运行,挑战重重,创新不止
全球首个超高海拔30MW光伏电站项目近日在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成功构网运行。该项目由西藏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中国电建昆明院电建建筑公司联合体项目部承建,华为提供了技术支持。
该项目位于海拔4700米的阿里地区改则县日玛村,占地面积550亩,总装机额定容量为30兆瓦,包含10个光伏板子阵、一座110千伏升压站和一座6MW/24MWh的化学储能站。项目团队克服了高海拔、高寒、大风和远距离运输等恶劣自然条件和建设困难,确保了光伏组件的排产和供货工作,保障了现场安装需求。
该电站创新采用了构网型储能系统和695Wp双面N型光伏组件,能够在电网故障或弱网情况下快速响应并维持局部电网的稳定运行,使新能源具有传统发电机一样的稳定性。这种系统不仅提升了发电效率,还能适应不同的电网环境和应用高原之上,光伏闪耀——华为助力全球首个超高海拔30MW光伏电站项目成功构网运行
想象在平均海拔4600米的雪域高原,阳光洒在一片片光伏板上,它们不仅吸收着阳光,更将清洁能源输送到千家万户。这就是华为助力下的全球首个超高海拔30MW光伏电站项目——西藏开投阿里改则光伏电站,它不仅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是新能源技术的一次重大突破。
挑战重重,创新不止

这个项目位于西藏阿里改则县,一个平均海拔4600米的地方,冬季气温低至-20℃,地处西藏电网末端,电网结构薄弱,新能源装机占比高,对储能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出了严苛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下,建设一个光伏电站,无疑是对技术和团队的一次极限挑战。
华为并没有退缩。他们采用了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技术,主动提供惯量支撑和电压支撑,提高系统阻尼水平,抑制宽频振荡,增强系统稳定性。这样的技术,让光伏电站即使在极端环境下也能稳定运行,保障居民冬季稳定供电。
技术突破,点亮高原

11月11日,这个光伏电站正式由跟网模式转为构网模式运行,光伏出力可从1.5MW提升至12MW,提升8倍。这意味着,这个电站不仅能够满足当地的用电需求,还能为电网提供额外的电力支持。
这个项目的成功,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技术在高原地区的重大突破。它预计年平均上网电量将达到5303.24万千瓦时,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59万吨,预计减排二氧化碳约3.78万吨。这些数据,无疑是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一次有力支持。
绿色能源,助力发展

西藏开投阿里改则光伏电站的成功并网,不仅为当地及周边地区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清洁能源,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在推动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个项目的实施,也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改则县,这个曾经人迹罕至的地方,因为光伏电站的建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这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团结协作,共创未来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当地的藏族同胞积极参与其中,成为了项目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在施工现场挥洒汗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参与这些项目,他们不仅学到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还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成为了项目的中坚力量。
改则县由于高寒缺氧、气候多变,光伏电站从开工伊始,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艰险与挑战。建设团队全体人员没有退缩,他们克服了身体上的极限,在这片人迹罕至的生命禁区,一点一滴地构建起这座绿色能源的丰碑。
展望未来,共筑绿色家园
西藏开投阿里改则光伏电站的成功,是我国新能源技术发展的一次重要里程碑。它不仅展示了我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实力,更让我们看到了绿色能源的未来。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华为等企业的助力下,我国新能源技术将不断突破,为我国乃至全球的绿色发展贡献力量。让我们一起期待,那个绿色家园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