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对医药类科技成果集中路演 促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科技大舞台,成果竞相绽放
山东近期举办了一场以“山东好成果新药致未来”为主题的医药类科技成果集中路演活动。该活动由山东省科学技术厅指导,山东省创新发展研究院、烟台市科学技术局、烟台新药创制山东省实验室等多个单位共同主办。活动于1月3日上午在山东科技大市场成功举办,现场展示了30项新药和仿制药项目,包括降血脂一类新药注射用R102、新型蛋白降解剂抗体偶联药物、靶向HDAC抗肿瘤候选新药GCJ490A、可口服临床候选新药CHK1抑制剂等。
此次路演活动旨在搭建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企业发展的有效对接平台,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山东省创新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于浩在致辞中提到,自2023年9月以来,该研究院已组织了6场类似的路演对接活动,吸引了省内外800余家高校、投资机构和重点企业参与,线上参与人次超过27万,达成了100余项合作意向,意向投资金额超过11.5亿元。
此外,山东省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例如,《山东省生物医药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力争突破100项以上重大关键技术,新获批上市1类新药6个左右,新获批临床试验1类新药数量30个左右,新增三类医疗器械300个左右,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4000家,全省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到4000亿元以上。
通过这些举措,山东在医药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为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聚焦山东,医药科技绽放新光彩——一场路演盛宴,见证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新篇章
想象一个充满活力的科技大市场,在这里,医药科技成果如同璀璨的明珠,等待着被发现、被转化、被产业化。这不,山东科技大市场就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医药类科技成果集中路演,吸引了众多目光,也让我们看到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新希望。
科技大舞台,成果竞相绽放

1月3日,山东科技大市场内人头攒动,一场以“山东好成果,新药致未来”为主题的科技成果发布路演活动在这里举行。活动现场,烟台新药创制山东省实验室研究员、课题组长徐宝福向大家介绍了一种颠覆性的技术——通过发酵方式制作出香叶醇、番茄红素、虾青素等化合物,为医药研发和市场开发提供了新的可能。
“传统的种植、提取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众多化合物的研发和市场需求,而我们的技术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实现特定化合物的量产。”徐宝福充满信心地说。
这场路演活动不仅展示了30项新药和仿制药项目,还有烟台新药创制山东省实验室研发公共平台、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技术平台等7个平台。这些成果涵盖了中医治疗新技术、中医药数智化智慧诊疗、中医药特色疗法、中医药文创产品等多个方面,为中医药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路演对接,合作共赢

山东省创新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于浩在致辞中表示,自2023年9月以来,该院已组织开展了6场山东好成果路演对接活动,吸引了省内外800余家高校、科研机构、重点企业参与,线上参与人次超过27万,达成合作意向100余项,意向投资金额超过11.5亿元。
“这次路演活动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展示、交流、合作的平台,让我们有机会与更多医药企业、研发机构进行深入交流,共同推动中医药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于浩说。
活动现场,多个中医药科技成果项目与相关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并现场签署了合作协议。山东中医药大学与山东中医药研究院也进行了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为中医药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政策支持,助力成果转化

烟台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杰表示,烟台市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为本次活动提供了大力支持。他希望通过这次活动,促进更多成果转化合作,共同为烟台市乃至山东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山东省科技厅、山东省技术成果交易中心和成都中医药大学等专家针对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进行了政策技术分析和转化经验介绍。大咖云集山东,共同探讨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挑战与机遇,为中医药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机遇。
山东科技大市场,助力科技成果转化
山东科技大市场自去年5月启动试运行以来,已挂牌交易科技成果1000余项,预计今年市场交易额将超过10亿元。这个集成果展示、技术交易、企业孵化、融资路演等功能于一体的平台,已成为带动全省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总抓手。
“山东科技大市场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从项目筛选、路演对接、融资支持到成果转化,我们都有专业的团队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山东科技大市场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场医药类科技成果集中路演,不仅展示了山东在医药科技领域的实力,也让我们看到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新希望。相信在政策支持、平台助力和各方共同努力下,山东的医药科技成果必将绽放更加耀眼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