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小马站-流水井古城遗址”出土2800件(套)文物,穿越时空的宝藏
广州“小马站流水井古城遗址”位于越秀区中山五路南侧、教育路东侧,地处广州古城腹地,是“广州古城至珠江北岸”地下文物埋藏区的核心地带。自2024年1月起,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共达2400平方米,清理出汉至清代各类遗迹572处,出土文物2800件(套)。
出土的文物包括大量砖瓦、瓦当等建筑构件,以及礌石、蒺藜等城防用具,还有汉至民国时期的陶器、瓷器和铁器等。这些文物的出土进一步明晰了两千年来广州古城的发展和变迁,为认识广州古城的结构布局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此次考古发掘是揭示广州两千年的城建史的重要工作,为广州城市文脉的传承赓续提供了生动实例哇,你知道吗?最近广州的考古界可是炸开了锅!就在越秀区中山五路南侧、教育路东侧的小马站-流水井古城遗址,竟然出土了2800件(套)文物,这可真是让人兴奋不已啊!
穿越时空的宝藏

想象这些文物穿越了千年的时光,从历史的深处来到了我们的眼前。它们见证了广州从汉代到民国时期的风雨变迁,每一件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故事。
古城遗址的秘密

小马站-流水井古城遗址,这个名字听起来就让人充满了好奇。它位于广州古城腹地,是广州古城至珠江北岸地下文物埋藏区的核心地带。早在1996年和1998年,考古人员就在这里发现了东汉、东晋、南朝时期的城墙,这就是当时广州城的西城墙。这次考古发掘,更是让我们对这座古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400平方米的考古战场

2024年1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开始了对小马站-流水井古城遗址的考古发掘。这次发掘的面积达到了2400平方米,遗址内的文化遗存从汉代一直持续到晚清民国时期,最深处距现地表约9米。在这片土地上,考古人员清理出了汉至清代的各类遗迹共572处。
建筑构件与城防用具
在这些遗迹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量的砖瓦、瓦当等建筑构件,以及礌石、蒺藜等城防用具。这些文物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古代工匠们辛勤劳作的身影,也感受到了古代广州城的繁华与安宁。
陶器、瓷器、铁器等文物
除了建筑构件和城防用具,遗址中还出土了汉至民国时期的陶器、瓷器、铁器等文物。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古代广州人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东汉、东晋、南朝及唐代城墙
在发掘区域东部,考古人员揭露了东汉晚期、东晋、南朝及唐代广州城西城墙的一段及其附属设施。这些城墙见证了广州城的变迁,也让我们对这座古城的历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五代南汉时期大型建筑基址
在发掘区域东部和中部,考古人员清理了五代南汉时期大型建筑基址和唐宋时期西湖石筑、木构堤岸。这些遗迹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代广州城的繁华与辉煌。
明清时期流水井古道
在发掘区域西部,考古人员清理了明清时期流水井古道、明代大型居址和清代书院建筑基址。这些遗迹让我们仿佛穿越到了明清时期的广州,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气息。
2800件(套)文物的价值
这次考古发掘出土的2800件(套)文物,对于研究广州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它们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也让我们对广州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广州城市文脉的传承
小马站-流水井古城遗址的考古发掘,是广州城市考古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让我们看到了广州城市文脉的传承,也让我们对这座古城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哇,这些文物真是太神奇了!它们让我们感受到了历史的魅力,也让我们对广州这座古城有了更深的了解。让我们一起期待,未来还有更多这样的考古发现,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