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升级桥梁造塔机在荆州李埠长江公铁大桥投用,智能造塔,拔节生长
荆州李埠长江公铁大桥是一座重要的过江通道,连接二广高速荆州段改线、荆荆南延铁路及城市道路,由湖北交投集团投资建设。大桥全长1723米,主跨1120米,分上下两层,上层为高速公路,下层中间为高速铁路,两侧为城市公路。
1月3日,由中国建筑先进技术研究院与中建三局三公司联合研发的新一代轻型智能造塔机在荆州李埠长江公铁大桥2标项目现场开始投用。这是全国首创的最新桥梁造塔机,首次顶升顺利完成,标志着大桥北岸索塔即将进入快速“拔节生长”阶段。
新一代轻型智能造塔机采用了工业化、模块化设计,装配率高达90%,可以在地面进行预拼装,有效规避高空作业风险,并缩短30%的安装时间。该造塔机由内外顶升平台组成,涵盖支撑系统、框架系统、模板系统及智能设施,随索塔主体节段攀升,犹如一个空中的“智能移动工厂”,工人在其中可以“如履平地”地开展“流水线式”作业。
大桥建成运营后,将显著完善长江经济带骨干路网结构,提高荆江分蓄洪区的防洪救援能力,优化湖北省高速公路网布局,并助推荆州跨江融合发展高空巨臂,智能升级:荆州李埠长江公铁大桥造塔机焕新登场
想象一座高耸入云的桥梁,它的骨架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拔地而起,仿佛是现代建筑与科技的完美融合。就在不久前,这样的奇迹在湖北荆州李埠长江公铁大桥上上演。全新升级的桥梁造塔机,这个“空中巨臂”,正式投入使用了!
智能造塔,拔节生长

荆州李埠长江公铁大桥,这座连接二广高速荆州段改线、荆荆南延铁路及城市道路的共用过江通道,全长1723米,主跨1120米,是一座世界级的大桥。而它的北岸索塔,高达215.5米,相当于70层摩天大楼的高度。这样的高度,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由中国建筑先进技术研究院与中建三局三公司联合研发的新一代轻型智能造塔机应运而生。它就像一个空中智能移动工厂,工人们在其中如履平地,开展流水线式作业。
升级换代,效率翻倍

新一代造塔机在装配速度、系统集成和操控智慧方面都实现了大幅提升。它的装配率高达90%,框架部分可以像搭积木一样在地面进行预拼装,有效规避了高空作业风险,同时缩短了安装时间。
更令人惊叹的是,新一代造塔机还搭载了智能布料机器人、全封闭智能养护、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等软硬件设施。这些设施让施工更加高效便捷,预计能节约人工约30%,整体效率提升30%。
云端监控,智慧建造

除了自身结构的升级,新一代造塔机还与桥梁智能建造云平台相结合。这个平台能全方位、无死角地掌握施工状态,实现远程操控。项目经理何承林甚至可以在手机上查看大桥北岸索塔混凝土养护状态,确保施工过程万无一失。
5G塔吊,远程操控
值得一提的是,5G塔吊也首次被应用到桥梁建设中。在距离塔柱约200米的操控室里,塔吊操控员肖师傅正面对屏幕,操纵远方的塔吊。他说:“不用爬上爬下,一个人就能操作好几台塔吊,方便多了。”
未来已来,智能建造
荆州李埠长江公铁大桥的建造,无疑是我国桥梁建设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全新升级的桥梁造塔机,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降低了安全风险。它标志着我国桥梁建造技术已经迈入了智能建造的新时代。
站在这座即将完工的大桥上,我们不禁感叹:未来已来,智能建造的时代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