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字当头大处落笔 “一泓清水”润泽北方,小字当头大处落笔
“小字当头大处落笔,一泓清水润泽北方”这一主题主要围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展开。该工程自2014年12月正式通水以来,已经累计向京津冀豫四省市调水683亿立方米,惠及了北方的14座大中城市和1.14亿人口。这一工程不仅有效缓解了北方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还在十堰市等地深入人心,成为当地人民刻在血脉里的自觉和担当你知道吗?在我国的大地上,有一股清澈的“生命之泉”正在悄悄地润泽着北方的大地。这股泉水,源自于千里之外的丹江口水库,它如同一位默默无闻的守护者,用它的甘甜滋润着北方的人们,也见证着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伟大成就。
一泓清水,承载着历史的厚重

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这标志着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受益人口最多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正式进入运行阶段。十年来,丹江口水库已累计向京津冀豫四省市调水683亿立方米,惠及北方的14座大中城市、1.14亿人口。这683亿立方米的水,相当于4800个西湖的水量,让北方的人们喝上了放心水,也让这片土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小处着眼,大处落笔,守护一泓清水

“一泓清水永续北上”,这是我国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庄严承诺。为了实现这一承诺,沿线各省市区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在十堰市,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水源涵养地,肩负着守护首都水井”、拱卫京畿生态安全和功能提升,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重任。近年来,十堰市坚持从小处着眼、往深处发力,久久为功、全力以赴,用心用情守好一库碧水”。丹江口水库水质检测109项指标达到类及以上标准,其中有107项为类,达到直饮”标准。今年以来,十堰市27个国省控水质考核断面达标率、优良率均为100%。
小河净保障大河清,绿色发展助力清水永续

在十堰市茅箭区茅塔乡康家村,曾经粪污直排入河,夏天蚊虫肆虐。为了改善环境,村里推广了水冲式厕所、三格式化粪池、沉淀池和小型人工湿地微动力治污四件套”。如今,康家村的环境焕然一新,河水清澈见底,村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像康家村这样的例子,在十堰市还有很多。近年来,十堰市在保护水源地生态环境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农村污水处理、推广生态农业、实施水土保持工程等,为“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江清水,润泽北方大地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不仅为北方地区提供了宝贵的水资源,还促进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陕西,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70%的水量来自陕西。为了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陕西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从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污染防控,推动产业绿色转型,牢牢守护水源地水质安全。
在河南,为确保一库清流永续北送,加强丹江口库区及入库河流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通过强化石漠化治理、水土流失治理、矿山修复治理,改善库区水生态环境,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一泓清水,凝聚着人民的期盼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一项造福人民的伟大工程。它不仅解决了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还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在这项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无数移民群众舍小家为大家,用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一泓清水永续北上”做出了巨大贡献。
如今,一泓清水正润泽着北方大地,它见证了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伟大成就,也承载着北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让我们共同守护这股清澈的“生命之泉”,让它在未来的岁月里,继续为我国北方地区带来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