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 聚焦航保新质生产力,聚焦航保新质生产力,开启海洋强国新篇章
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于2024年12月27日在福州举行了主题为“提升航保新质生产力 打造海洋强国新支点”的新闻发布会。此次发布会主要介绍了2024年福建海区航海保障工作的总体情况,并细数了福建海区航海保障中的新质生产力。
发布会内容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
1. 智能导航系统:海上航行有了智能“导航”,提升了航行安全性和效率。
2. 新质生产力:东海航海保障中心积极拓展新业态,加快智能航保建设步伐,推动航海保障优势资源服务福建省n3. 多功能航标:在福建海区投放了9座多功能航标,计划明年投放、升级改造22座多功能航标。
4. 渔业专题电子海图:在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上发布了全国首幅渔业专题电子海图。
5. “海陆融合一张图”服务平台:正在推动该平台二期系统建设,研究“一张图”矢量数据前置部署技术,为全力服务海丝核心区建设提供更稳定可靠的数据服务。
此次新闻发布会旨在展示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在提升航海保障新质生产力方面的努力和成就,以推动海洋强国建设。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一场别开生面的新闻发布会,聚焦航保新质生产力,犹如一股清新的风,吹拂着福建沿海的航运事业。想象站在海边,看着波光粼粼的海面,听着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你是否也和我一样,对这场发布会充满了期待?
聚焦航保新质生产力,开启海洋强国新篇章

27日,在福州,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举行了一场主题为“提升航保新质生产力,打造海洋强国新支点”的新闻发布会。这场发布会,不仅是对2024年福建海区航海保障工作的全面回顾,更是对未来海洋强国建设的展望。
东海航海保障中心,这个在海洋中默默守护的“守护者”,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发展高水平、高技术含量的航海保障服务。他们以“平安东海,航保先行”的理念,为东海海区水上交通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着航保力量。
福建沿海,航保新质生产力绽放光彩

今年以来,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在福建沿海地区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他们完成了福建沿海6幅港口航道图的测量工作,实施通航尺度核定测量3项,涉及厦门港、福州港和漳州港等重点港口航道水域。
更令人惊喜的是,他们还编绘了《闽江口附近》《定海湾至漳港湾》《松下港区及附近》等纸海图、电子海图8幅,并出版了《中国沿海潮汐表(福建)2025》。这些成果,为福建沿海港口建设、码头生产、船舶航行、航运管理、海洋开发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参考。
智能航保,助力福建智慧海洋建设

随着福建省海洋数字经济产业升级步伐的加快,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也大力拓展新业态,加快智能航保建设步伐。他们推动航海保障优势资源服务福建省经济发展,支持深化福建智慧海洋建设。
在福建海域,首艘夹持船16206作业现场,东海航海保障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进行着水下声速测试。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提高了航保工作的效率,也为海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有力保障。
智能助航,护航船舶安全航行
东海航海保障中心还建立了重点水域助航服务新模式,推动近岸船舶智能助航公共服务装备和系统项目在福建高效运用。这一项目创新了以视觉航标为通讯节点的近岸智能航路设计方法,涵盖了多款适用于近岸船舶的智能助航装备和系统。
这些智能助航装备和系统,融合了电子围栏、物联网、5G通信等技术,能够有效克服我国近海狭窄水道、岛礁区、航行限定区、桥区、风电场等重点水域通航条件受限的不利条件,大力提升船舶信息服务和风险预警的能力。
多维感知,助力国家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
近年来,东海航海保障中心探索多维感知导助航体系建设,加大多功能航标的通航环境信息感知网和服务网建设力度。在国家管网集团闽投(福建)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漳州LNG项目码头进港航道投放的福建海域首个全传感器多功能航标——漳州LNG8号灯浮,能够实时捕捉气象要素、能见度、水文信息等的实时量化数据。
这一创新举措,为我国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福建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望未来,航保新质生产力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在福建沿海地区的航保新质生产力成果,无疑为我国海洋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的努力下,我国海洋强国建设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站在海边,看着波光粼粼的海面,我们不禁为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取得的成果感到自豪。他们,就像那海浪中的航标,指引着我们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