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草局:2024年我国各类草种产量超过7万吨,国家林草局官网
2024年,我国各类草种产量超过7万吨,进口草种达到6.62万吨。国家林草局高度重视草种业的发展,从草种质资源保存利用、优良品种选育培育、草种扩繁生产等多个环节全面发力,扎实推进草种业的高质量发展,优良草品种选育和草种生产能力稳步提升,草种自给率逐步提高。
在中央资金支持和带动下,各地林草部门积极推进草种繁育基地建设。截至目前,各地已建成并达产的生态修复用草种繁育基地面积近60万亩,年产草种近2万吨。已经形成了青海20万亩披碱草种子、内蒙古10万亩羊草种子等大规模优良乡土草种扩繁基地。
此外,国家林草局近期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关于推动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提升饲草种业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力争到2030年饲草种子自给率达到75%你知道吗?最近国家林草局发布了一个让人振奋的消息:2024年我国各类草种产量超过了7万吨!这可真是咱们国家生态建设的一大进步呢!接下来,就让我带你从多个角度来了解一下这个喜讯吧!
一、草种业的蓬勃发展

说起草种业,你可能觉得它离我们的生活有点远。但其实,它可是与我们息息相关哦!草种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草原生态的修复,还影响着畜牧业、生态旅游等多个领域。近年来,在国家林草局的推动下,我国草种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据人民日报报道,我国草种业已经形成了近60万亩草种繁育基地,每年草种生产能力达到了3万吨左右。其中,生态修复用草种产量每年更是达到了1.69万吨。这样的成绩,真是让人眼前一亮!
二、三北工程助力草种业发展

说到草种业的发展,不得不提的就是“三北”工程。这个工程是我国为防治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而实施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而草种业正是这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国家林草局发布的《2024年度全国草种供需分析报告》,随着大规模国土绿化和草牧业转型发展的推进,我国草种需求量逐年增大。未来一个时期,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矿山修复、盐碱地治理、饲草种植、城市绿化等领域,会产生每年10万吨以上的草种刚性需求。
而正是有了三北工程这样的强大助力,我国草种业才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果。
三、内蒙古:草资源大省向草产业强区转变

在草种业的发展过程中,内蒙古可是扮演了重要角色。近年来,内蒙古积极推进草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内蒙古新闻网报道,2024年内蒙古要建成42万亩草种繁育基地,修复退化沙化天然羊草草地149万亩,通过柠条改良草场和营造灌木林种植柠条100万亩。此外,内蒙古还将发展优质饲草种植1753万亩,推动草产业园建设。
据统计,2023年内蒙古全区各类饲草产量达到了7543万吨,同比增长2.4%,草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了802.1亿元。这样的成绩,让内蒙古由草资源大省向草产业强区转变。
四、草种业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我国生态建设的不断推进,草种业的发展前景可谓是一片光明。未来,草种业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 生态修复:草种业将为草原生态修复提供有力支持,助力我国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2. 畜牧业发展:草种业将为畜牧业提供优质饲草,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3. 生态旅游:草种业将为生态旅游提供丰富的资源,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4. 农村经济:草种业将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2024年我国各类草种产量超过7万吨的消息,让我们看到了草种业发展的巨大潜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草种业将为我国生态建设、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