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居世界第一!2024年长江干线港口货物吞吐量预计超40亿吨,长江巨轮,承载着经济发展的希望
2024年,长江干线港口货物吞吐量预计将达到40.2亿吨,首次突破40亿吨大关,稳居世界内河第一的位置。这一成就反映了长江航运的结构性变化和发展水平的提升。具体来说:
1. 吞吐量数据:
预计2024年长江干线港口货物吞吐量将达到40.2亿吨,同比增长3.9%。
引航船舶载货量预计为4.7亿吨,同比增长6%。
2. 货物种类和数量:
2024年,长江干线港口共完成2621万标准集装箱、8.5亿吨煤炭、1.3亿吨石油天然气、1.1亿吨粮食等物资的运输。
3. 航运结构变化:
从内外贸结构看,外贸增速快于内贸。
从货物结构看,大宗货物比例有所下降,制造业产品尤其是“新三样”比例有所上升。
从地区看,湖北、湖南等中部省份增速最快。
4. 航运发展水平:
长江干线港口货物吞吐量逐年提升,亿吨大港增至16个,新能源船舶蓬勃发展,信息化智慧化水平不断提升,长江干线基本形成现代化“黄金水道”。
这些数据和信息表明,长江干线在2024年不仅实现了吞吐量的历史性突破,还在航运结构和发展水平上取得了显著进展。哇,你知道吗?就在不久前,我国长江干线港口货物吞吐量传来喜讯,2024年预计将突破40亿吨大关!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哦,它意味着长江干线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再次稳居世界内河第一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背后,都有哪些亮点和故事吧!
长江巨轮,承载着经济发展的希望

想象40.2亿吨的货物吞吐量,这是什么概念呢?它相当于20条浩吉铁路的设计年运量。这背后,是长江航运的蓬勃发展,是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的繁荣昌盛。
长江,这条贯穿东西、连接南北的巨龙,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水运通道。如今,长江航运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2024年,长江干线港口共完成2621万标准集装箱、8.5亿吨煤炭、1.3亿吨石油天然气、1.1亿吨粮食等物资的运输。这些数字,无不彰显着长江航运的强大实力。
长江航运,展现韧性更强、量质齐增的良好局面

长江航运的发展,不仅体现在货物吞吐量的增长上,更体现在其结构性变化和智慧化水平的提升。
从内外贸结构看,外贸增速快于内贸,这表明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强。从货物结构看,大宗货物比例有所下降,制造业产品尤其是“新三样”(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比例有所上升,这反映出我国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
此外,长江航运的信息化、智慧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例如,“信用长江”系统接入主体已达45万个,“电子航道一张图”覆盖里程达5586公里,这些举措为长江航运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长江黄金水道,助力沿江经济引擎

长江航运的繁荣,为沿江经济引擎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燃料。据统计,长江运输了煤炭、金属矿石、砂石等大宗原材料,为沿江经济提供了重要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长江干线货物运价低,干散货平均每吨公里运价约0.03元,而公路平均运价为0.4元—0.5元。近年来,长航局大力推动“公转水”,目前长江干线货物周转量中约2%来自于公路转移,这一增量部分,就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减少物流成本约100.8亿元。
2024年,长江黄金水道的含金量进一步提升。长航局完成武汉至安庆段6米水深航道整治工程竣工验收,航道水深提高幅度多达1.5米,万吨货轮可常年直达武汉。此外,重庆至涪陵段、荆州至宜昌段航道维护水深也得到提高,船舶航行中上游,每航次能多载货500吨—1000吨,经济效益显著。
展望未来,长江航运再创辉煌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长江航运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局长刘亮表示,长江航运将推进水系连通成网,打通内河航运堵点卡点,全面实施智慧长江建设,推动航运绿色转型,提升运输服务能力。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长江航运将继续书写辉煌篇章,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
长江巨轮,承载着希望与梦想,正乘风破浪,勇往直前。让我们一起期待,长江航运的明天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