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江西瑞昌:发展特色产业 助力百姓增收,菇香四溢,致富伞撑起希望
江西瑞昌市近年来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成功助力乡村振兴和百姓增收。以下是瑞昌市在特色产业方面的一些具体举措和成效:
1.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
瑞昌市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引导各乡镇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例如,瑞昌市夏畈镇城门村的食用菌种植基地,通过优化种植结构,提升农产品品质,实现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2. 培育优质农业品牌:
瑞昌市注重打造优质农业品牌,推动农业绿色化、产业化发展。通过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质,瑞昌市不仅壮大了富民产业,还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
3. “公司 农户”模式:
在黄金乡界首村,瑞昌市采取“公司 农户”的模式培育藜蒿产业,带动百姓增收致富。村民通过种植藜蒿,不仅增加了收入,还为村集体经济带来了收益。
4. 电商助农:
瑞昌市大力发展电商助农,通过签约带货达人、成立旗舰店和专卖店、开展直播等方式,拓宽农产品销路,带动农民增收。截至目前,瑞昌市已有农产品企业签约带货达人100余名,线上营业额达2亿元。
5. 文化与旅游融合:
瑞昌市还通过挖掘文化内涵,发展文旅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例如,瑞昌竹编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民间手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条完善的产业链,从竹子的种植、加工到制作、销售,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通过这些举措,瑞昌市不仅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江西瑞昌:特色产业绽放,百姓增收笑开颜
想象走进江西省瑞昌市的乡村,你会被那一片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所吸引。这里,特色产业如同一朵朵盛开的花朵,不仅美化了乡村的风景,更让百姓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瑞昌,看看那些助力百姓增收的特色产业吧!
菇香四溢,致富伞撑起希望

在瑞昌市夏畈镇城门村,一座座大棚如同绿色的城堡,里面种植的香菇和黑木耳散发着浓郁的菇香。这里的菇农们忙碌的身影,仿佛在编织着致富的梦想。
“我们基地建有种植大棚32个,主要以种植香菇和黑木耳为主,年产香菇、黑木耳等食用菌菌棒50万支,年销售额可达500万元。”瑞昌市夏畈镇城门村食用菌种植基地负责人王能军自豪地说。
王能军告诉我们,下一步,他们计划扩大食用菌种植规模,形成集菌菇培育、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条,让更多的村民享受到产业发展的红利。
鱼面飘香,家门口的就业机会

在瑞昌市黄金乡金岭村,鱼面加工厂内,工人们正将晾晒好的鱼面称重、打包,一派繁忙景象。柯菊仙是这里的工人,她笑着说:“我从小就会做鱼面,这里离家近,收入也不错,每天有150元收入。”
鱼面是一种以鱼肉为主料,加入一定比例面粉制作而成的特色小吃。据了解,制作一碗鱼面要经过搅、揉、擀、蒸、晾、压、切、晒等多道工序,取鲜活鲢鱼、青鱼或鲤鱼洗净,剁碎加工成鲜鱼肉泥,和面粉按比例搅拌,擀成面皮,用蒸笼蒸熟,切丝后再晾晒风干,鱼面才算制作完成。
“现在是生产旺季,我们每天能生产400斤鱼面,预计今年将为村集体增收超5万元。”江西省瑞昌市黄金乡金岭村鱼面加工厂相关负责人表示。
吊瓜丰收,小吊瓜成致富果

在瑞昌市肇陈镇八门村的吊瓜种植基地,村民们正在采摘吊瓜,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吊瓜形状似小西瓜,果实从藤上向下挂,其个头虽小,却是一种名贵中药材,皮、籽、根均可入药,具有润肺化痰、降火止咳、消肿祛毒的功效。
瑞昌市肇陈镇八门村党支部书记陈洪锋介绍,吊瓜种植,从除草、剪枝、施肥到采摘都需要大量工人,不仅给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还为村里带来了可观的效益。今年我们村种植吊瓜200亩,每亩产量在120斤左右,预计将为村集体经济创收约40万元。
油茶飘香,小小油茶果成金果子
在江西九江庐山市蓼南乡长西岭村油茶种植基地,漫山遍野的油茶树郁郁葱葱,饱满圆润的油茶果挂满枝头,村民们穿梭在林间,忙着采摘、搬运油茶果,一派繁忙景象。
“小小油茶果,全身都是宝。”庐山市蓼南乡长西岭村油茶种植基地负责人刘成献说。近年来,庐山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坚持把发展油茶产业作为保障粮油安全、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工程。
目前,该市油茶种植面积已达7000余亩,小小油茶果成了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果子。
金银花产业,致富花绽放乡村
在江西省庐山市华林镇桃林村金银花种植基地,村民们正忙着栽种金银花苗木,一派繁忙景象。金银花又名忍冬,由于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因此得名金银花。
金银花含有丰富的药用成分,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解热、镇静等多种药理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制剂、保健品、食品等领域,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
近年来,庐山市华林镇桃林村通过复耕撂荒地,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持续扩大金银花种植面积,打造集金银花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特色产业,让小小金银花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致富花。
这些特色产业如同乡村的明珠,照亮了百姓们的致富之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瑞昌的乡村将会更加美丽、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