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回顾:民生保障有力度、有温度,织密兜底保障网,让困难群众感受到温暖
2024年,我国在民生保障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各地区各部门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推出了一系列暖民心的措施,加快补齐民生领域短板,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亮点和:
1. 就业和社会保障:
稳定和扩大就业取得积极成效,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实现突破性进展,工资收入分配进一步优化改进,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和谐稳定。
各级人社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实施就业优先政策。
2. 社会救助和低收入群体保障:
民政部持续加强低收入人口认定和动态监测,将脱贫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等存在返贫致贫风险人员纳入动态监测,做到“凡困必帮、有难必救”。
深入整治社会救助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开展“人情保”“关系保”问题集中整治,推动社会救助综合治理走深走实。
3. 残疾人保障:
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的完善,让他们感受到格外的温暖。民政部指导全国全面建立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截至2024年11月,25个省份提高补贴标准,16个省份拓展补贴对象范围。
4. 儿童和老年人保障:
帮助困境儿童健康成长,是做好民生保障的重要内容。今年,我国还制定出台了《加强流动儿童关爱保护行动方案》,首次在国家层面建立流动儿童关爱保护制度,填补了民生保障领域政策空白。
社会对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关注度提高,民政工作的重点之一是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5. 城市民生工程:
成都市推进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暨民生实事,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
6. 经济观察:
各地区各部门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推出一系列暖民心的措施,加快补齐民生领域短板,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
这些措施和政策不仅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也为2025年的民生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24年,民生保障的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每一笔都饱含着力度与温度。这一年,我们见证了无数温暖的瞬间,感受到了民生保障工作的坚实步伐。让我们一起回顾2024年度民生保障的点点滴滴,感受那些让人心头一暖的故事。
织密兜底保障网,让困难群众感受到温暖

2024年,民政部持续加强低收入人口认定和动态监测,将脱贫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等存在返贫致贫风险人员纳入动态监测,做到“凡困必帮、有难必救”。这种关注细节的工作态度,让困难群众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温暖。
民政部还深入整治社会救助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开展“人情保”“关系保”问题集中整治,推动社会救助综合治理走深走实。这些举措,让民生保障工作更加公平、公正、公开。
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的完善,让他们感受到格外的温暖
为了让残疾人过上更好的生活,民政部指导全国全面建立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截至2024年11月,25个省份提高补贴标准,16个省份拓展补贴对象范围。同时,补贴申领方式也在优化,通过“跨省通办”“全程网办”和主动服务,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
这些举措,让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更加人性化、便捷化,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
暖心守护“一老一小”,让民生保障更有温度

帮助困境儿童健康成长,是做好民生保障的重要内容。民政部门不断完善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精准保障措施。截至目前,集中养育孤儿平均保障标准达1971.4元/人·月,社会散居孤儿平均保障标准达1511.9元/人·月,分别比上年同比增长4.5%和5%。
今年,我国还制定出台了《加强流动儿童关爱保护行动方案》,首次在国家层面建立流动儿童关爱保护制度,填补了民生保障领域政策空白。这些举措,让“一老一小”群体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
河北迁西:用保障力度提升“民生温度”

2024年以来,河北迁西县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盼,始终关心关注困难群众利益,持续加大救助保障力度,完善救助政策措施,优化养老服务供给,稳步提升基本民生保障水平。
迁西县以低收入人口为重点,全力实施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工程,通过数据比对等方式,精准开展最低生活保障、特困救助供养、低保边缘家庭等救助工作。针对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生活照料、日常出行等需求,以每户1000元的标准,进行地面、卧室、如厕洗浴设备等改造工作,累计支持160户进行适老化改造,改善老年人居家养老条件,提升居家养老生活品质。
民生温度取决于落实力度
深圳市2024年度10项民生实事新鲜出炉,这是深圳连续第三年由市人大代表投票选出年度民生实事。深圳市委市政府始终将持续改善民生作为工作努力的方向与指针,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注重可感可知,在高质量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
2023年,深圳九大类民生支出3310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66%,年初制定的10件民生实事33项任务已全部完成。民生需求清单”变为市民满意清单”,增厚了城市幸福底色。
落实落细,民生实事暖人心
有了社区托育,家里的负担减轻了许多。早上8点,湖南长沙市雨花区居民郑思远带着9个月大的孩子出了门,下楼步行不到500米,就到了雨花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的门口。与老师做好交接,郑思远放心去上班。今年,长沙市通过新建和改扩建,新增托育服务机构135家,托位总数达4.33万个,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4.12个。
托育、养老等方面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多,牵动千万家庭,关乎民生福祉。2024年,各地区各部门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推出一系列暖民心的措施,加快补齐民生领域短板,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
2024年,民生保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民生保障事业再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