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药品“一单多核”落地横琴,港澳台药品注册是按进口还是国产
“一单多核”新模式在横琴的落地,主要是通过创新进口药品通关申报验核方式,实现了一次可申报多种药品,进一步便利了“澳门新街坊”居民的用药需求。这一新模式的主要特点包括:
1. 简化申报流程:以前一份报关单只能申报一种药品,而“一单多核”模式允许一次申报多种药品,大幅减少了申报时间。珠海市发展报关行报关主管姚妮表示,现在多种药品用一张报关单申报,全程只需要10到15分钟。
2. 提高通关效率:通过“单一窗口”申报时,只能实现一份报关单对应一份进口药品通关单进行验核。而新模式下,自拱北海关申报进口的报关单可一次录入最多不超过20份《进口药品通关单》,大大提高了通关效率。
3. 适应需求增长:随着越来越多澳门居民入住横琴,就医用药的需求也随之增大。进口药品种类多、数量少,往往一批货物中会包含几十至上百种药品,需要对应申报相同数量的报关单,耗时费力。新模式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
4. 优化营商环境:海关总署决定在拱北海关开展进口药品通关“一单多核”联网核查试点,旨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进口药品通关效率。
“一单多核”新模式的实施,显著提高了进口药品的通关效率,便利了澳门新街坊居民的用药需求,同时也为相关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通关服务。横琴新举措,药品通关更便捷
想象你正急需一种特殊的药品,而它恰好来自遥远的国外。以往,你可能需要经历繁琐的申报流程,耗时又费力。但现在,这一切都变得简单多了,因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推出了一项名为“进口药品‘一单多核’”的创新举措,让药品通关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
一单多核,通关速度翻倍

以前,每进口一种药品,就需要填写一份报关单,申报过程繁琐,耗时费力。而现在,通过“一单多核”模式,你可以在一张报关单上申报多种药品,大大提高了通关效率。珠海市发展报关行报关主管姚妮女士就深有感触:“以前一份报关单只能申报一种药品,有时遇到上百种药品进口,录单时间很长。现在可以多种药品用一张报关单申报,全程只要10到15分钟!”
政策红利,惠及多方

这项创新举措不仅让企业受益,也让患者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广药(珠海横琴)医药进出口有限公司进口业务相关负责人刘智君表示:“澳门新街坊项目的特点是一次进口的药品品规多,时效性要求高。现在‘一单多核’的便利政策出台以后,海关支持企业合并多份通关单在一份报关单上申报,一次性审核,大大节省了企业的人力和时间成本,提高了药品进境流通的效率,为企业和患者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医药产业发展加速

值得一提的是,这项举措的落地,也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医药产业发展加速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在推动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医药产业,迎来新机遇
截至2024年10月底,合作区医药制造业增加值总量达到7851.09万元,在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内注册企业数量达239家(含澳资企业86家)。这些企业不仅推动了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也为澳门居民提供了更多优质的医疗服务。
跨境科研,加速推进
值得一提的是,澳资研发机构对琴澳两地跨境科研用物品有较强需求。为此,《报告》建议合作区执委会与海关组建多部门联合机制,出台白名单实施方案,做好白名单的企业认定、物品认定,以及事中事后监管。
粤港澳大湾区,医药产业协同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医药产业发展正在持续提速。近日,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药品监管协作会议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召开,粤港澳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协作工作小组和中药湾区标准推广应用工作协调小组成立。这些举措将进一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创新发展。
横琴分线管理,助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自今年3月1日实施分线管理政策以来,已取得显著成效。据拱北海关统计,分线管理政策实施以来,横琴对澳门地区进出口规模达7.5亿元,大幅增长32.8%。同时,二线要素流动效率大幅提升,澳资经营主体超6500家、海关备案企业1998家。
进口药品“一单多核”落地横琴,不仅让药品通关更加便捷,也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医药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医药产业的重要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