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疲劳机制“上线” 骑手收入与工作强度如何平衡?,上线背后的故事
防疲劳机制的上线旨在保护骑手的安全和健康,但同时也引发了关于骑手收入和工作强度平衡的讨论。以下是相关信息的:
1. 防疲劳机制的实施情况:
美团平台在江苏区域试点推出的防疲劳机制规定,骑手跑单超过8小时会收到提醒,跑单12小时将被强制下线休息。
数据显示,在新机制下,连续跑单触发强制休息条款的骑手仅占0.18%。
2. 骑手收入的影响:
部分骑手表示,这一机制对他们的收入影响不大。例如,已从事骑手工作2年的周琪表示,日常情况下他每天上线9小时,日均完成订单在50单左右,跑单时长少于防疲劳机制的规定,因此该机制对他的工作并没有影响。
另一方面,对于新骑手或处于新人成长期的骑手,这一机制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收入。例如,部分骑手迫于生活压力会从早晨6点半接单至凌晨12点,而防疲劳机制可能会限制他们的工作时间。
3. 骑手对机制的反应:
一些骑手认为防疲劳机制有助于保障他们的安全,缓解疲劳竞争的压力。例如,上海一骑手表示,之前每天工作12小时,现在这一机制确实能让他有更多休息时间。
也有骑手担心强制下线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收入,特别是在没有合理补偿机制或足够沟通解释的情况下。
4. 专家建议:
专家建议平台在优化配送算法时,应兼顾骑手的收入诉求,从骑手真实的工作生活情境出发,完善权益保障政策制度和城市公共服务,优化骑手身边的“生活算法”。
总的来说,防疲劳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骑手的安全和健康,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平衡骑手的收入和工作强度,同时通过合理的补偿机制和沟通解释来减少骑手的担忧。最近听说美团推出了个新玩意儿——“防疲劳机制”,这可是个让骑手们又爱又恨的小家伙。咱们就来聊聊这事儿,看看这防疲劳机制上线后,骑手们的收入和工作强度是如何平衡的。
防疲劳机制:上线背后的故事

话说这防疲劳机制,其实就是为了保护骑手们的身体健康。美团官方说,一旦骑手跑单超过8小时,就会收到提醒,而且每隔一小时就会提醒一次。要是跑单时间达到12小时,那可就强制下线了。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严?但就是为了咱们骑手们的安全嘛,谁让咱们的职业这么辛苦呢!
老骑手:经验丰富,影响不大

咱们先说说那些经验丰富的老骑手。像周琪这样的老骑手,每天上线9个小时,日均完成订单50单左右。他说,这防疲劳机制对他来说没什么影响,因为他的工作已经非常熟练了。而且,节假日的时候,他还会延长接单时间,但也不会超过规定的时间。
老骑手们普遍认为,这防疲劳机制主要是为了保护那些“熬时长”的骑手。毕竟,有些骑手为了多赚点钱,会从早到晚不停地跑单。这机制一出,那些“卷时长”的风气多少得到了遏制。
新骑手:成长期受影响,收入受压

再来说说新骑手们。闫红锴就是一位新骑手,他在2024年11月底开始跑单。他说,这防疲劳机制对他的新手成长期影响挺大的。因为新骑手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熟悉路况和商家位置,而老骑手们送一单的时间比他们快多了。
闫红锴说,外卖配送的高峰期和平峰期,中午和晚上的单量约占一天单量的60%。作为新骑手,他每单的平均配送时间达20多分钟,几乎是高效骑手的2倍。这就导致了收入差距,老骑手的收入通常过万,而他的收入只有6000多元。
专家建议:弹性机制,兼顾安全与收入
当然,这防疲劳机制也不是没有争议。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研究员袁哲就建议,应该适当放宽这个机制,把跑单时间上限的统计周期从一天改为一周,让骑手们更灵活地规划自己的工作时间。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翔也认为,这防疲劳机制可以更弹性。毕竟,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有的人负债累累,有的人可能需要回家探亲。所以,应该以周或月为单位进行“防疲劳”设定。
骑手心声:自由与安全,如何取舍
咱们听听骑手们的心声。有人说:“请给我自由,只有我才知道我疲劳不疲劳。”这话说得挺有道理。毕竟,咱们骑手也是人,也需要休息和自由。
总的来说,这防疲劳机制上线后,骑手们的收入和工作强度确实有了变化。但无论如何,安全总是第一位的。咱们骑手们要努力平衡好收入与工作强度,既要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也要努力赚钱养家。这,才是咱们骑手们最关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