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核青海冷湖广竣50万千瓦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沙漠中的绿色明珠
中广核青海冷湖广竣50万千瓦风电项目位于青海省海西州冷湖镇西北约120公里处,共安装了36台5.55兆瓦和46台6.5兆瓦的风电机组。该项目于2024年12月30日成功全容量并网发电,标志着国家第一批以沙戈荒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项目取得了重要进展。
该项目年发电量预计超过15亿千瓦时,将创新采用光热技术用于场站供暖,为我国高海拔、复杂地质条件下新能源项目建设与运营提供了实践范本。此外,项目配备了我国西北地区新能源场站首台10兆乏分布式空冷调相机,旨在解决新能源高占比带来的暂态过电压问题,具有优异的暂态稳态特性和无功调节能力,同时可提高系统的短路容量和短路比,从而支撑新能源电力的大规模外送。
青海冷湖地区常年寒冷多风,冬季时间从每年10月份到次年5月份,长达8个月,年平均气温4摄氏度,最低气温可降至零下34摄氏度哇,你知道吗?最近我国可再生能源界又传来了一则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中广核青海冷湖广竣50万千瓦风电项目成功全容量并网发电啦!这可是我国第一批以沙戈荒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项目之一,年发电量超15亿千瓦时,听起来是不是很厉害?接下来,就让我带你一起探索这个项目的点点滴滴吧!
项目概况:沙漠中的绿色明珠

中广核青海冷湖广竣50万千瓦风电项目位于青海省海西州冷湖镇西北约120公里处,这里虽然环境恶劣,但正是这样的地方,让这个项目显得格外耀眼。项目共安装了36台5.55兆瓦和46台6.5兆瓦的风电机组,它们就像沙漠中的绿色明珠,为我国新能源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技术创新:解决难题,提升效率

为了解决新能源高占比带来的暂态过电压问题,中广核新能源青海分公司生产运维部经理李峥峰介绍,项目配备了我国西北地区新能源场站首台10兆乏分布式空冷调相机。这个设备具有优异的暂态稳态特性和无功调节能力,同时可提高系统的短路容量和短路比,从而支撑新能源电力的大规模外送,保障风电场以及青海冷湖区域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绿色低碳:助力青海省绿色转型

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可为电网提供清洁电能15.4亿千瓦时,等效减少标煤消耗约46.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24.6万吨。这样的数据,是不是让人眼前一亮?中广核新能源青海分公司党总支书记、副总经理高勇表示,中广核将持续推进绿电与智慧运维示范项目,打造高效可靠的电站运营能力,助力青海省绿色低碳转型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光热技术:创新供暖,温暖人心
值得一提的是,中广核青海冷湖广竣50万千瓦风电项目还创新引入了线性菲涅尔光热供暖技术。这在国内海拔3000米以上高寒地区新能源场站尚属首次应用,有效提升了风电场供暖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线性菲涅尔光热技术通过一组平行的长条形反射镜,将太阳光反射到位于反射镜上方的集热管上,进而对管内的导热介质加热,产生的热能将直接用于场站的供热。据了解,该项目配置的太阳能集热场有效镜面面积达1800平方米,可供热面积约1600平方米,能够给场站办公区域提供每平方米40瓦的热量。
智慧运维:打造高效可靠的电站
在智慧运维方面,中广核新能源青海分公司也做出了积极探索。他们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了具有多维感知、远程控制、分析预测、多元信息融合判断的智慧电站。在云南省曲靖市,富源西风电场中控室内,工作人员轻点鼠标,每6秒可以将集控设备的实时画面、数据传回并显示在大屏幕上。这样的智慧运维,让每一度绿电都变得可知可控。
中广核青海冷湖广竣50万千瓦风电项目的成功并网发电,不仅为我国新能源事业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让我们一起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我国新能源事业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