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北地区比较富裕的村庄,家家户户住别墅,带大家看看,江苏省苏北农房改善
江苏省苏北地区近年来在乡村振兴和农村住房改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许多村庄的居住条件和环境得到了大幅提升,涌现出一批富裕村庄,家家户户住进了别墅。
村庄发展概况
1. 宿迁市宿城区蔡集镇牛角淹村:
这个村庄在宿迁市宿城区蔡集镇的农房改善项目中,村民从破败的老房子搬进了红顶白墙的二层小楼,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2. 徐州市贾汪区马庄村:
马庄村是一个文化兴村的典型案例,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1.85万元,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3. 徐州新沂市棋盘镇杨庄村:
杨庄村是一个新建型村庄,分两期建设620套民居,一期270套已陆续交付使用。村民的新家园不仅“颜值”高,还为留住乡愁记忆下足功夫。
4. 盐城市东台市梁垛镇临塔村:
临塔村通过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相结合的方式,为老年人提供“智慧养老”服务,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乡村振兴措施
1. 农房改善项目:
江苏省出台了《关于加快改善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意见》,三年来改善了30万户农民群众的住房条件。
2. 特色田园乡村建设:
江苏省已累计命名142个“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通过高标准的规划和建设,提升了村庄的“颜值”和品质。
3. 产业发展:
各地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如盱眙龙虾、东台西瓜、响水西兰花等,带动了村民增收和就业。
4. 文化兴村:
徐州市贾汪区马庄村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成功提升了村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
未来规划
江苏省将继续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和农房改善项目,努力打造更多高品质新型农村社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村民的生活水平。
通过这些措施,苏北地区的许多村庄已经实现了从“危房”到“别墅”的转变,村民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哇塞,你听说了吗?江苏省苏北地区,那个曾经以水乡风光著称的地方,现在可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呢!这里的一些村庄,家家户户都住上了别墅,简直就像是从童话里走出来的一样。今天,就让我带你一起走进这些富裕的村庄,感受一下那里的幸福生活吧!
一、苏北水乡的华丽转身

提起苏北,很多人可能会想到那一片片碧波荡漾的湖泊和错落有致的古村落。随着时代的变迁,这里的人们正在用勤劳的双手,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新篇章。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的薛团村,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个村子原本位于丘陵岗地,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在2006年,薛团村开始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村里规划设计了占地280亩、拥有540栋二层联排别墅群的农民新区,硬是靠着智慧和汗水,创造出了苏北新农村建设的奇迹。
二、别墅里的幸福生活

走进薛团村,你会被这里的美景所吸引。白墙黛瓦的别墅错落有致,绿树成荫的小道蜿蜒曲折,仿佛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而村民们的生活,更是让人羡慕不已。
“以前住的是老式草房子,一到夏天,热得像蒸笼,冬天又冷得刺骨。”薛团村村民张大爷笑着说,“现在好了,住上了别墅,冬天暖气、夏天空调,生活条件真是好多了。”
张大爷家的新别墅,建筑面积160~180平方米,装修豪华,设施齐全。厨房、卫生间、卧室一应俱全,还带有一个小院子和停车位。这样的生活,对于张大爷来说,简直就是梦寐以求。
三、产业带动,增收致富

薛团村的成功,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和村民的共同努力。在政府的引导下,薛团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村里成立了集体经济经营管理办公室,负责全镇农业规模经营的组织协调。镇财政出资注册成立了秋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镇域产业规划,与全镇的农机和种植等专业合作社签订协作协议,为村民提供农资供应、农技、植保、烘干、仓储、销售统一服务。
“以前,我们都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收入不稳定。”张大爷说,“现在,我们加入了合作社,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生活也越来越好了。”
四、乡村振兴,未来可期
薛团村的成功,只是江苏省苏北地区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江苏省加大了对苏北地区农村住房条件的改善力度,让越来越多的农民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
据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丰县先后建设农房项目39个,累计完成群众住房条件改善超过1.2万户。而在睢宁县,上万名从事家庭农耕的村民变身职业农民,住进了农村别墅。
“乡村振兴,未来可期。”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继续加大对苏北地区农村住房条件的改善力度,让更多农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在这个美丽的苏北水乡,家家户户住别墅,幸福生活触手可及。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个曾经的水乡,未来会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