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推进智慧港口建设 赋能高质量发展,智能理货,效率翻倍,安全无忧
江西南昌在智慧港口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具体情况如下:
1. 智能理货系统建设:南昌龙头岗综合码头正在加快智能理货系统的建设,通过最新的智能理货系统进行货物装卸,提升了物流效率。
2. 进出口物流服务创新:龙头岗综合码头推出了进口“船边直提”和出口“抵港直装”模式,这些措施大幅缩短了货物在港时间,提高了物流效率。
3. 基础设施建设:南昌经开区正在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港口服务能力,并加快推进港口和企业的协同发展。
4. 智慧绿色港口建设:姚湾综合码头项目正在进行港机设备安装和仓储大棚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南昌港最大的现代化内河综合码头,填补南昌城区上游无现代化综合码头的空白。
5. 5G赋能:江西省通过5G技术赋能,实现了港口物流智能化新飞跃,大幅提高了航道、船闸的运行维护效率。
6. 数字化平台应用:江西省港口集团通过数字化“云大物智移”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港口运输业务场n
综上所述,江西南昌的智慧港口建设不仅提升了物流效率和服务能力,还在基础设施、智能化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南昌码头,智慧之光闪耀,赋能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想象清晨的阳光洒在江西省南昌经开区的龙头岗综合码头,高耸的起重机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集装箱被精准地吊装至岸边。这里,智慧港口建设的脚步正在加快,为南昌乃至江西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智能理货,效率翻倍,安全无忧

走进龙头岗综合码头的智能远控中心,你会看到一个个颜色各异的小方块在电子屏幕上跳动。这里,工作人员正通过电子屏幕观察吊装现场,同时操作控制手柄,有序完成一次次货物装卸。这就是他们最近研发的智能理货系统,它改变了过去吊装现场“人机混合”的作业模式。
“以前,吊装现场总是人来人往,安全隐患不少。现在,有了这个智能理货系统,不仅提高了物流效率,还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南昌龙头岗综合码头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李昊宸自豪地说。
创新服务,缩短时间,降低成本

除了加快智能理货系统建设,龙头岗综合码头还持续推进进出口物流服务创新升级。他们推出了“进口船边直提”和“出口抵港直装”模式,大幅缩短了货物在港时间。
“以前,货物从船上卸下来到装上卡车,至少需要半天时间。现在,只需要几个小时就能完成,大大提高了效率。”李昊宸介绍道。
此外,码头还依托数字技术打造了“区港联动”新型通关模式,大大降低了进出口企业人力及时间成本。
港口升级,结构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南昌龙头岗综合码头二期项目建设完成,该码头又新增了2个2000吨级泊位,进一步完善了港口结构布局,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畅通码头进出口货物运输通道,优化进出口营商环境,助力江西水运经济高质量发展。”李昊宸信心满满地说。
江西两会,热议外贸,共谋发展
在2025年江西省两会上,外贸发展成为热议话题。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为江西外贸发展提出“金点子”。
“江西不沿边、不靠海,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是该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其中,外贸发展举足轻重。”江西省人大代表、萍乡市湘东区区长郑锐表示。
畅通道,优环境,外贸发展更顺畅
为了推动江西外贸发展,江西省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他们优化提升综保区功能,推动江西单一窗口应用开发,实现一窗办理,提高通关效率。
“春节临近,糕点等年货食品迎来出口热潮。春节前,公司海外订单大增,糕点产品出口时效要求高,海关部门为我们开通了出口食品绿色通道,让我们出口更有底气。”江西鹰潭一食品公司相关负责人曾婀俐说道。
智慧引擎,助力江西高质量发展
江西省人大代表、江西迅特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波表示,AI技术的高速发展,将重塑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模式以及思维方式,将人类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今年,我带来了关于促进江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建议,为加快打造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江西高质量发展增添智慧引擎。”郑波说。
江西水运,高质量发展,成绩斐然
近年来,江西从法规、规划、政策、制度、技术五个层面上对全省水运行业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谋划设计。全省高等级航道里程达960.6公里,港口吞吐能力提升至3亿吨,两主五重”现代化港口体系加快形成。
“水路运输量提速增长,2024年1月—11月完成水路货运量1.6亿吨,港口吞吐量2.6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103.5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8.1%、6.5%、16.9%。”江西省政府新闻办、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南昌码头,智慧之光闪耀,赋能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江西的港口建设将更加完善,为江西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