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绍兴:渔民拉开新年第一网 水乡冬捕迎丰收,千亩河塘,鱼跃人欢
新年伊始,浙江绍兴柯桥区张家葑村的渔民们拉开了一年一度的“扦乌大网”,在千亩河塘上迎来了丰收。以下是关于这次冬捕活动的详细信息:
1. 活动时间与地点:
时间:2025年1月1日,早上六点左右开始。
地点:绍兴柯桥区兰亭街道张家葑村的千亩河塘。
2. 捕捞过程:
渔民们驾驶10多条渔船,在河塘中拉起“扦乌大网”。网撒开后,一条条胖头鱼、鲢鱼等被捕获。
捕捞过程中,渔民们分工合作,喊着劳动号子,缓慢收网,以减少对鱼儿的惊扰。
3. 渔获与分配:
本次捕捞共捕获了5万多斤的胖头鱼和鲢鱼。
捕获的鱼将分发给每位村民,每人可分得6斤鱼。
4. 文化意义:
冬捕,又称“扦乌大网”,是绍兴特有的水上农耕文化,也是水乡传统的捕鱼方式。
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丰收的庆祝,更是对鱼米之乡绍兴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表达。
5. 生态环境:
近年来,当地积极开展河道疏浚和污水处理工作,改善了水质,提高了鱼的质量。
通过这次冬捕活动,不仅展示了绍兴渔民的传统技艺,也体现了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和对丰收的期盼。新年钟声敲响,水乡绍兴渔民迎来丰收喜悦
当新年的钟声在浙江绍兴的千家万户中回荡,水乡的渔民们也迎来了他们一年中最为期待的瞬间——拉开新年第一网。想象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湖面上波光粼粼,渔民们身着传统的渔夫装,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他们合力将一张巨大的渔网从水中拉起,一条条肥美的鱼儿在阳光下闪耀着光泽,仿佛在诉说着水乡的富饶与生机。
千亩河塘,鱼跃人欢

在绍兴柯桥区的张家葑村,水域面积占据了整个村庄面积的80%,这里被誉为典型的鱼米之乡。新年伊始,渔民们在这里拉开了新年第一网。据中新社报道,这次捕捞收获颇丰,共计捕获了5万多斤的胖头鱼和鲢鱼。村民们纷纷围在岸边,期待着能分到一份这份丰收的喜悦。
“看,那鱼儿多肥啊!”一位村民兴奋地指着渔网中的鱼儿说道。的确,这些鱼儿在冬日里肥美异常,每一尾都仿佛在诉说着水乡的富饶。而村民们,也将在新的一年里,享受到这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
传统技艺,传承不息

在浙江,冬捕是一项古老的技艺,它不仅是一种捕鱼方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每年入冬前后,渔民们都会将鱼塘的水抽到半干,然后下塘捕鱼。这不仅是为了丰收,更是为了清挖河底淤泥,为来年的养鱼做好准备。
在杭州西溪湿地,每年入冬前后,渔民们也会进行类似的捕鱼活动。他们把鱼塘的水抽到半干,然后下塘捕鱼。而岸边的市民和游客,则可以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体验劳动的快乐。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冬捕活动,感觉特别有意义。”一位来自杭州的游客兴奋地说道。的确,冬捕不仅是一种捕鱼方式,更是一种亲近自然、体验生活的机会。
丰收庆典,共享喜悦

在浙江多地,冬捕时节都是一项重要的庆典活动。在宁波象山县,每年小雪前后,都会举行一场延续了160多年的非遗民俗活动——放冬塘。当地渔民会在海边筑好围塘,待到小雪前后,采用传统捕捞技艺集中围捕鱼鲜。
“放冬塘”活动吸引了数千名游客和村民前来参与。他们手提水桶,跑进鱼塘,开始捕鱼。而捕捞到的鱼儿,则会在村中央的大锅中烹饪成美味的鱼汤饭,供大家品尝。
在德清下渚湖,每年秋末冬初,都会举行鱼汤饭的庆典活动。渔民们会展示他们捕获的大鱼,而游客们则可以品尝到原汁原味的鱼汤饭。在这里,丰收的喜悦与美食的诱惑交织在一起,让人流连忘返。
浙江绍兴的渔民们,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迎来了新年的第一网,也迎来了丰收的喜悦。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他们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对自然的敬畏。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新年,让我们为这些勤劳的渔民们点赞,也为浙江水乡的富饶与美丽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