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积极推动民生保障设施建设 答好民生实事“成绩单”,普惠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笑开颜
北京市在积极推动民生保障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以下是一些主要成果:
1. 教育领域:
北京市制定了《北京市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 》,涵盖了9个领域、22个方面、89项内容及相关标准,为市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了依据。
北京市在全市范围内补充了3.9万个基础教育学位,多个优质教育资源项目如北京第三实验学校、北京中学东坝北校区、良乡大学城清华附中高中部等已开工建设。
2. 医疗领域:
北京市在医疗领域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年底前能完成全年投资任务。积水潭医院等一批项目已开工建设。
3. 交通基础设施:
市郊铁路城市副中心线开工建设,地铁3号线一期、12号线开通,昌平线南延一期全部贯通,全市七站两场实现地铁接驳全覆盖。
2025年,北京市将集中推进100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包括加快铁路项目实施和保持高强度轨道交通建设。
4. 民生实事项目:
2024年,北京市实施了一系列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包括新增3岁以下普惠幼儿托位1万个、免费为普惠托育机构提供安全运营保险、新增中小学学位2万个、推进通学公交试点等。
5. 公共服务质量提升:
北京市创新推出全国首档政企对话节目《局处长讲政策》,现场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施行《北京市外商投资条例》,以法治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6. 未来规划:
2025年,北京市将集中推进100个重大民生改善项目,总投资约1.4万亿元,以重大项目带动扩大有效投资。
这些举措和项目显示了北京市在积极回应群众关心的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需求,并通过储备政策“工具箱”、用好投资“指挥棒”等方式,稳步推进民生保障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你知道吗?最近北京可是大动作连连,民生保障设施建设那叫一个如火如荼!这不,我刚刚从各种渠道搜集到了最新的消息,迫不及待想和你分享看看咱们首都的民生工程都取得了哪些喜人的成绩!
普惠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笑开颜

走在北京的街头,你可能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幼儿园门口排起了长队。这可不是家长们闲得无聊,而是因为普惠性幼儿园的覆盖率已经达到了惊人的93%!这可是提前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呢。想象孩子们在温馨的教室里欢声笑语,家长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画面是不是很温馨?
医疗资源,家门口就能享受到

说到医疗资源,那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千人实有床位数从“十三五”末期的5.81张,提升至2023年的6.35张,增长了9.3%!而且,2024年还将进一步提升。这不,积水潭医院回龙观医院二期也即将开诊,家门口的优质医院越来越多,真是让人心里暖暖的。
新城区域,优质资源纷纷落户

你知道吗,北京可是把目光投向了平原新城、城市副中心等区域。这不,房山区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高中部、友谊医院顺义院区等项目都建成投用了。家门口的优质学校和医院,让市民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高校建设,助力人才培养
北京还积极改善高等教育办学条件。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昌平校区、北京工商大学良乡校区二期等一批高校新校区建成投用,让更多学子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而且,北京工业大学等15个高校教学设备更新项目还获得了国家资金支持,首都师范大学等11所高校宿舍也在加快推进中。这可是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啊!
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
除了教育、医疗和高校建设,北京还在城市更新方面下足了功夫。加快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危旧楼改建,改造提升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共安全设施等,都是为了补足城市发展的短板,让市民的生活更加美好。
总的来说,北京在民生保障设施建设上可是下足了功夫,不仅让市民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也让人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这不,咱们首都的民生实事“成绩单”已经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让我们一起期待,未来北京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