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干流已封河658千米 全河凌情形势平稳,冰封千里,黄河干流披上银装
根据最新的信息,黄河干流封河的长度已经达到了658千米。具体情况如下:
1. 黄河下游河段首次流凌:20242025年度黄河下游河段首次流凌出现在1月10日8时,流凌长度为37.55千米,较常年(1971年至2020年均值为12月20日)偏晚21天。
2. 黄河鄂尔多斯段封河情况:2024年12月14日16时,黄河达拉特旗白泥井镇道劳窑子村(对应堤防桩号388 600~389 600)开始封河,封河长度为1公里,封河性质为立封。
3. 黄河防凌工作部署:黄河水利委员会近期召开了防凌会商会,强调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水利工作会议、全河工作会议和黄委党组会对当前防凌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强化风险意识,落实防凌各项责任和措施。
4. 黄河凌情总体平稳:目前,黄河凌情总体平稳,未发生较大险情。水利部将继续密切关注黄河凌情发展变化,加强凌情监测预报和会商分析,科学精细调度流域骨干水库,强化堤防巡查防守和浮桥栈桥管理,确保黄河防凌和人员安全。
5. 黄河水沙调控进展:2024年,黄河流域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实施了3次汛期调水调沙,累计排沙5.77亿吨,取得了显著进展。
综上所述,黄河干流封河长度已达658千米,防凌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凌情总体平稳,相关监测和调度措施已落实到位。你知道吗?最近黄河干流已经封河了,整整658千米呢!听起来是不是很壮观?那就让我带你一起看看,这个壮丽的河流在冬季是如何展现它独特的魅力的吧!
冰封千里,黄河干流披上银装

想象当黄河上中游的气温持续走低,河面逐渐被冰层覆盖,那场面简直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截至1月3日,黄河干流已经封河658千米,从内蒙古河段的三盛公水利枢纽闸上一直延伸到下游。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是黄河水利委员会(黄委)辛勤工作的成果。
科学调度,防凌工作有序进行

黄河水利委员会可是对黄河的防凌工作有着严格的要求。他们不仅加强凌情监测、巡测,还科学精细地调度水库。自进入凌汛期以来,黄委已经累计巡测了10520千米,发布了105期各类防凌预报通报,下达了20个水库调度指令。
他们就像是一群“追冰人”,时刻关注着冰水动态模型,通过数学模型开展凌汛过程计算与推演,为防凌调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这样的工作,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经验。
技术助力,提升防凌能力

你知道吗?黄河水利委员会还运用了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来提升防凌能力。他们利用数字孪生、卫星遥感、无人机等高科技设备,对黄河的冰情进行实时监测。这些高科技设备就像是一双双“慧眼”,让防凌工作更加精准、高效。
比如,冰情巡测队就利用无人机航拍凌情和封河情况,通过IGPR-20雷达冰厚测量仪测量冰厚,确保巡测数据的准确性。这样的高科技手段,让黄河的防凌工作如虎添翼。
关注天气,做好应对准备
黄河水利委员会可是密切关注着天气变化。他们预测,未来一周,黄河内蒙古河段封河长度、冰厚及槽蓄水增量将进一步发展,下游河口河段或将于本月9日前后出现短暂流凌过程。面对这样的变化,黄委将密切关注封河演进情况,统筹防凌、发电等多重目标,精细调度水库,做好随时应对突发险情、灾情的准备。
守护黄河,共筑安全防线
黄河水利委员会的防凌工作,不仅仅是为了保护黄河的安全,更是为了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他们就像是一群守护者,时刻守护着黄河的安澜。
在这个寒冷的冬季,让我们为这些辛勤工作的水利人点赞,感谢他们为黄河防凌工作付出的努力。同时,也让我们共同关注黄河,保护我们的母亲河,让黄河永远流淌在我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