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中国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超1.8亿人次,清明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7亿人次
根据中国交通运输部的消息,2025年1月1日元旦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为18240万人次。这一数据环比增长10.1%,但同比下降9.1%。具体来看,铁路客运量预计为1150万人次,环比增长10.3%,同比下降26.4%;水路客运量预计为58万人次,环比增长22.7%,同比下降22.8%;民航客运量预计为177万人次,环比下降1.6%,同比增长3.6%元旦假期,流动的中国再次沸腾
想象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整个中国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动,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目的地,只为与家人团聚,或是去感受节日的喜悦。这不,2025年的元旦假期,中国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将超过1.8亿人次,这数字背后,是无数个温馨的故事,是流动的中国最生动的写照。
跨区域流动,一场盛大的“迁徙”

据交通运输部消息,2025年1月1日元旦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将达到18240万人次,环比增长10.1%,同比下降9.1%。这其中,铁路客运量预计1150万人次,环比增长10.3%,同比下降26.4%;水路客运量预计58万人次,环比增长22.7%,同比下降22.8%;民航客运量预计177万人次,环比下降1.6%,同比增长3.6%。而公路人员流动量(包括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公路营业性客运量)预计16855万人次,环比增长10.2%,同比下降9.8%。
这组数据,无疑展现了元旦假期中国社会的活力。无论是乘坐火车、轮船、飞机,还是自驾出行,人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到这场盛大的“迁徙”中来。
铁路:承载着回家的期盼

在众多出行方式中,铁路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作为连接城市与城市的重要纽带,铁路承载着无数游子回家的期盼。
2025年元旦假期,铁路客运量预计1150万人次。虽然相比往年有所下降,但仍然可以看出,铁路依然是人们出行的重要选择。为了满足旅客的出行需求,铁路部门计划加开旅客列车608列,确保旅客能够顺利出行。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提升旅客的出行体验,铁路部门还进行了多项改革。比如,北京南站对京津城际快速进站厅进行了改造升级,增加候车面积约260平方米;深圳北站、福田站全面优化闸机软件,提高通行效率;国铁乌鲁木齐局哈密站将安检口前移至候车厅入口,并设置绿色进站通道,让旅客出行更加顺畅便捷。
公路:自驾出行成新趋势

除了铁路,公路也是人们出行的重要选择。2025年元旦假期,公路人员流动量预计16855万人次,其中,公路营业性客运量预计2802万人次,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预计14053万人次。
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自驾出行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新趋势。元旦假期,不少家庭选择自驾出行,或是去周边城市游玩,或是回老家探亲访友。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车主选择自驾出行。为了满足新能源车主的出行需求,交通、电力等部门通过增加移动式充电车等方式,为新能源车主提供充电便利。
民航:旅游需求激增
在众多出行方式中,民航的客运量虽然相对较小,但增长速度却十分可观。2025年元旦假期,民航客运量预计177万人次,环比下降1.6%,同比增长3.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需求也日益增长。元旦假期,不少游客选择乘坐飞机出行,去感受异国风情,或是去国内热门景点游玩。
据初步统计,今年民航春运旅客运输量预计将突破9000万人次,有望再创历史新高。为了满足旅客的出行需求,民航部门预计保障航班18690班,确保旅客能够顺利出行。
流动的中国,流淌着满满的幸福
元旦假期,中国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超过1.8亿人次,这背后,是无数个温馨的故事,是流动的中国最生动的写照。无论是乘坐火车、轮船、飞机,还是自驾出行,人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到这场盛大的“迁徙”中来。
流动的中国,流淌着满满的幸福。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人们用行动诠释着对家的思念,对生活的热爱。而这一切,都将成为我们心中最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