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携手共迎2025,古城正定,光影盛宴
2025年1月22日,京津冀三地首次联动举办跨年联欢活动,旨在促进三地文化交融和共同发展。以下是此次活动的详细信息:
1. 活动时间和地点:
12月31日晚,京津冀三地首次联动举办群众跨年倒计时活动。
主会场分别设置在北京首钢园、天津南开区鼓楼广场和河北石家庄正定古城。
2. 活动内容:
活动以3D灯光秀为主要内容,吸引了大量民众观看。
京津冀三地群众通过连线的方式共同迎接新年。
3. 其他相关活动:
京津冀首次联合录制春节联欢晚会,为人们奉上丰富多样的春节文化大餐。
活动精选n 春节期间,京津冀三地还将组织文艺工作者走进街镇、乡村,为基层群众、劳动者拜年送祝福,营造浓郁的新春氛围。
4. 协同发展背景: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旨在实现区域一体化,加强三地间的合作共赢。
2025年,京津冀三地将继续深化合作,推进重点产业链群建设,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通过这些活动,京津冀三地不仅展示了文化交融和共同发展的成果,也为未来的协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京津冀携手共迎2025:三地联动,共绘未来蓝图
想象当夜幕低垂,华灯初上,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灯火辉煌交相辉映,共同迎接新年的第一缕曙光。这就是2025年,京津冀携手共迎新年的壮丽景象。
古城正定,光影盛宴

2024年12月31日晚,河北省正定古城南城门,一场名为“冀望未来 共启华章”的跨年联欢活动在这里举行。数千名河北民众与京津两地民众通过连线,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活动现场,以“瓣瓣同心”为理念设计的圆形舞台,无人机、LED大屏、光影、声光电等先进技术营造出山河相连的壮美景象。千余架无人机在夜空中变换队形,组成北京天安门、天津五大道、西柏坡、河北雄安新区、正定古城等图案,以及“你好,北京”、“你好,天津”、“冀望未来 共启华章”、“2025新年快乐”等文字,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文化传承,激情碰撞

活动现场,上百名演员表演了源于战国时期的常山战鼓与激扬民族精神的中华武术。伴随着全场大合唱的悠扬歌声,现场嘉宾和各界代表携手开启时间之门,以正定长乐门为起点的璀璨灯光亮起,冲向远方。随后,京津冀跨年联动画面同步出现,一同开启新年的钟声倒数,京津冀三地群众共同迎来了充满无限希冀的崭新一年。
产业协同,共谋发展

近年来,京津冀地区在产业协同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2023年5月,工信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联合制定印发《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京津冀产业分工定位更加清晰,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方案》要求,建立集群跨区域协同培育机制,聚焦集成电路、网络安全、生物医药、电力装备、安全应急装备等重点领域,着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同时,支持京津冀协同打造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
2024年10月,京津冀三地签署了《深化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行动方案(2025年)》,明确协同推动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提升产业发展能级、提高一体化发展水平、放大改革综合效应等5大重点工作任务。
北京市副市长司马红表示,要以超一流”创新生态加速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动科技信息、技术成果、创新人才等资源三地共享。天津市副市长李文海表示,天津将依托天津滨海、北京海淀、河北雄安等核心承载区,把北京科技创新优势、天津先进制造研发优势、河北环京地理优势结合起来,合力推动三地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
展望未来,共筑梦想
2025年,京津冀三地将继续携手共进,以更加紧密的合作,共同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让我们共同期待,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