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22处应急避难场所可容纳超85万人避险,避难场所大盘点
银川市目前建成了22处应急避难场所,总面积达718.54万平方米,可以容纳85.14万人避险。这些应急避难场所主要利用公园、绿地、广场和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并设置了相应的应急标识牌。在灾害发生时,这些场所可以按照“就地就近”的原则,快速有序地疏散和安置居民,为居民提供可靠的应急避险空间,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你知道吗?最近宁夏银川可是发生了一件大事儿!就在1月2日,永宁县和金凤区分别发生了4.8级和4.6级地震,这可把大家吓得不轻。不过,别担心,银川市的应急避难场所可是早就准备好了,一共有22处,能容纳超过85万人避险呢!下面,就让我带你来了解一下这些神秘的避难场所吧!
避难场所大盘点

首先,你得知道,这些避难场所可不是随便找个地方就能凑数的。银川市政府可是花了大心思,把公园、绿地、广场、体育场馆等地方都变成了避难场所。比如,兴庆区的中山公园,占地473357平方米,能容纳3.5万到4万人,妥妥的固定避难场所。还有金凤区的德馨公园和凤凰公园,一个占地402020.1平方米,一个占地516959.2平方米,都是大型的中心避难场所。
科学布局,安全有保障

这些避难场所可不是随便找个地方就能用的。银川市政府可是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确保了在灾害发生时,大家能快速、有序地疏散。比如,每个避难场所都设置了应急标识牌,告诉你该往哪里走,怎么避险。
物资储备,充足又全面

除了有地方避难,物资储备也是必不可少的。据我了解,银川市已经储备了719种、82.5万件的应急救灾物资,包括帐篷、床、被褥、矿泉水、方便面、饼干等,能一次性转移安置2万人。而且,自治区级储备物资还可以调拨保障银川市3万人使用。
快速响应,救援力量强大
地震发生后,银川市的应急救援队伍可是迅速行动起来。12个消防救援站、48辆消防车、252名指战员,还有自治区现场工作组和16支救援队,都赶到了震中协助县区开展灾情摸排、现场勘察、救援处置等工作。此外,应急、教育、卫健、商务等部门也迅速组织力量前往煤矿、危化等重点领域以及景区、医院、学校、商超等人员密集场所摸排受灾情况,就地开展应对处置。
交通保障,出行无忧
在地震发生后,银川市的交通部门也迅速行动起来。他们优化了信号灯423处,投入1300余名警力强化交通疏导,全力确保民众安全出行。
供水供电,保障民生
在地震发生后,银川市的供水和供电部门也全力保障民生。他们备足力量保障供水管网抢修,96666”供水服务热线24小时全天值守,西夏水库蓄水量目前可保障全市30天用水量。供电保障上,17支应急救援抢险队伍、56个供电所抢险驻点,确保了市民的正常生活。
房屋排查,消除隐患
地震发生后,银川市的房屋排查工作也迅速展开。截至1月3日10时,共排查银川市房屋建筑20358栋,发现房屋裂缝、瓷砖脱落、地基下沉等安全隐患共3592处。排查各类学校2886所,在校学生135.1万人,离校学生24.4万人,排查发现463所学校校舍出现不同程度受损,高校、中职学校共有16栋D级危房,已全部封存停止使用,共排查中小学C级危房34066平方米,督促学校加强防范应对。
宁夏银川市的22处应急避难场所,不仅科学布局、物资充足,而且救援力量强大、交通保障有力、供水供电稳定,为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在灾害面前,银川市政府和各部门的快速响应和科学应对,让我们看到了这座城市的坚韧和力量。希望这样的避难场所能遍布全国,让更多的人在灾害面前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