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小伙儿带你看中埃文化交流大场面!
在中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之际,刘正曦作为亲历者和参与者,见证了一系列促进中埃合作的措施落地。从“开罗Bike”到埃及中国图书中心,再到“何以文明·全球巡展·埃及特展”,这些活动都是中埃文化交流的重要体现。
1. 开罗Bike:这个项目通过共享单车的方式,促进了埃及民众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体验,同时也为埃及的城市交通带来了新的活力。
2. 埃及中国图书中心:该中心的揭牌仪式暨“我读中国:现代城市发展中的文化元素”中埃文化交流会在埃及开罗巴德尔大学举办,吸引了中埃150余名嘉宾参加,进一步加深了两国人民对彼此文化的理解。
3. “何以文明·全球巡展·埃及特展”:这一特展通过展示中埃两国的文化遗产,促进了两国在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此外,2024年7月3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罗办事处的支持下,由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共同主办的中埃丝路文化遗产国际交流活动在开罗举行,吸引了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和埃及政府机构及文化、建筑、遗产保护等领域的嘉宾参加。
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中埃两国在文化交流方面的努力,也促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理解。埃及小伙儿带你穿越时空,感受中埃文化交流大场面!
想象一个埃及小伙儿,在中国这片古老而现代的土地上,用他的视角,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中埃文化交流的精彩画卷。他就是刘正曦,一个在中国生活了7年的“老朋友”,一个见证中埃友谊不断深化的“文化使者”。
一、共享单车:从中国到埃及的“绿色奇迹”

刘正曦初到中国时,就被这里的共享单车深深吸引。这种便捷、环保的出行方式,让他感受到了中国城市的活力。于是,他决定将这一模式带回埃及。
如今,在埃及开罗的大街小巷,你也能看到“开罗Bike”的身影。刘正曦说:“看到埃及也有了自己的共享单车,我感到非常惊喜。这不仅是中埃文化交流的成果,更是两国人民友谊的见证。”
二、埃及中国图书中心:让阅读成为中埃友谊的桥梁
为了增进埃及人对中国的了解,刘正曦积极参与了埃及中国图书中心的落地工作。从选址、装修到图书采购,他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如今,埃及中国图书中心已经成为埃及学生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刘正曦说:“我希望通过这个中心,让更多埃及学生不出国门就能阅读中国书籍,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三、何以文明·全球巡展·埃及特展:古埃及与古蜀文明的碰撞
刘正曦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文化交流活动,是参加了“何以文明·全球巡展·埃及特展”。当古埃及金字塔与古蜀文明的青铜大立人像交汇在一起,当三星堆的青铜人像与埃及图坦卡蒙金面具相映成趣,他感受到了中埃文明的奇妙交融。
四、中埃文化艺术交流展:艺术家的盛会,文化的盛宴
由埃及共和国文化部支持,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主办的“中埃两国文化艺术展”,在埃及首都开罗十月六日大学成功举办。这次展览精选了中埃代表艺术家的作品,展现了两国艺术领域的交流成果。
五、中埃文化年:开创中埃文化交流“新双高”

2016年,中埃文化年在阿拉伯地区开创了先例,创下了中埃文化交流在质与量上的“新双高”。从卢克索神庙广场举办的文化年开幕式,到戏法、舞剑、古筝等一系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中埃两国共同举办了约150项文化交流活动,将两国文化交流推向高潮。
:中埃友谊,源远流长

刘正曦的故事,只是中埃文化交流的一个缩影。在两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埃友谊之花必将越开越艳。让我们一起期待,中埃文化交流的明天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