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证三个月变成“老司机” 43人变造网约车准入证件材料被捕,揭秘网约车“速成班”
近日,上海警方破获了一起涉及网约车准入证件材料造假的案件,共抓获43名嫌疑人。这起案件始于今年9月,当时警方在侦办一起网约车租赁公司诈骗案时发现,该公司使用修图软件变造了网约车司机的驾驶证和行驶证中的驾龄、车辆性质等信息。
调查过程中,警方发现了一个完整的“造假产业链”,涉及招聘专员、修图人员和违规司机。这些中介和租赁公司通过发布虚假招聘信息,以“代办、帮办”为名,帮助不符合条件的司机通过网约车平台审核,从而牟取非法利益。每招募一名司机,介绍人或租赁公司就能从每完成100元订单中获得1.5至3元的推荐费。
根据网约车平台的规定,成为网约车驾驶员需要满足多项硬性条件,如车龄在8年以内、持C1驾照1年以上且驾龄3年以上等。为了招募更多司机以获取更高的推荐费,一些介绍人和租赁公司创造了一条“造假产业链”,帮助司机伪造证件。
警方在12月12日采取了行动,抓获了一批涉案人员。涉案的43名嫌疑人因涉嫌变造国家机关证件罪,已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和行政处罚,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你有没有想过,那些在街头巷尾穿梭的网约车司机,他们是不是真的像他们说的那样“老司机”呢?最近,上海闵行警方就揭开了一个惊人的秘密:原来,有些司机拿证才三个月,就摇身一变,成了“老司机”。不过,他们的“老司机”之路,可不是靠真本事,而是靠造假!
揭秘网约车“速成班”

话说,网约车行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很多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但是,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网约车司机,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按规定,司机需要满足一系列条件,比如驾龄、车辆性质等。有些人因为不符合这些条件,就动起了歪脑筋。
他们找到了一条“捷径”——变造网约车准入证件材料。这些不法分子通过网络平台发布招聘广告,声称“零基础”也能成为网约车司机,甚至承诺“月入过万”。他们承诺,只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就能帮你“快速”通过网约车准入审核。
造假产业链:修图、招聘、租赁一应俱全

这个造假产业链可谓是相当完整。首先,他们会通过网络平台发布招聘广告,吸引那些想成为网约车司机的“小白”。他们会安排修图人员,按照客户要求修改驾驶证、行驶证上的驾龄、车牌等信息。他们会将这些“伪造”的证件材料提交给网约车平台,确保司机能够顺利通过审核。
据警方调查,这个造假产业链涉及的人员众多,包括招聘专员、修图人员和违规司机。其中,一名嫌疑人张某曾在网络平台经营一家图片后期处理店铺,一年内仅靠修图就非法获利两万余元。
安全隐患:无资质司机上路,后果不堪设想

这些通过造假手段进入网约车行业的司机,他们的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往往不足。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后果不堪设想。更严重的是,保险公司也会以准入造假为由不予赔付,这样一来,产生的人伤物损赔偿都将由驾驶人和租赁公司承担。
警方出手:43名嫌疑人被捕
为了打击这种违法犯罪行为,上海闵行警方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在充分掌握证据后,警方抓获了包括网约车企业招聘专员、修图人员和违规司机在内的43人。目前,这些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和行政处罚。
网约车平台:加强监管,完善审核流程
警方提醒,网约车的硬性准入标准都是基于保障用户出行安全而制定的。网约车平台应加强监管,完善审核流程,必要时可向公安机关申请信息碰撞,进一步杜绝此类违法犯罪行为。此外,警方还指导相关网约车企业优化调整认证方式,将上传图片更改为照片实拍认证,进一步杜绝造假行为。
看来网约车行业的水还挺深的。不过,好在警方及时出手,将这些不法分子绳之以法。希望今后,我们都能安心乘坐网约车,享受便捷的出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