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疾控局:我国病毒性肝炎的人群感染水平持续下降,曾经的健康“杀手”
根据国家疾控局传染病防控司司长雷正龙在发布会上的介绍,我国病毒性肝炎的人群感染水平持续下降。具体来说,甲肝和戊肝的发病率处于低水平,现有的丙肝病例数也在持续下降。这些成效的取得,得益于我国不断完善防治工作机制和服务体系,统筹落实各项防治措施你知道吗?最近国家疾控局发布了一个好消息,我国病毒性肝炎的人群感染水平持续下降啦!这可是个大喜事,咱们一起来聊聊这个话题吧!
病毒性肝炎:曾经的健康“杀手”

说起病毒性肝炎,可能很多人都会想起那些曾经因为肝病而痛苦挣扎的日子。乙肝、丙肝、戊肝,这些听起来就让人心生畏惧的疾病,曾经是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杀手”。不过,现在情况大有改观哦!
数据说话:感染水平持续下降

国家疾控局的数据显示,我国病毒性肝炎的人群感染水平正在持续下降。今年10月发布的第四次全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一般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下降到5.86%,较上次调查下降了近20%。特别是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降低到0.3%,提前实现了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提出的防控目标。甲肝、戊肝发病率处于低水平,现有丙肝病例数持续下降。
看到这样的数据,是不是觉得心里暖暖的?这背后,离不开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辛勤付出。
防控措施:多管齐下,共筑防线

那么,我国是如何实现病毒性肝炎人群感染水平持续下降的呢?这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1. 疫苗接种:我国大力推广乙肝疫苗接种,有效降低了乙肝病毒的传播风险。如今,我国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多种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率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2. 健康教育:通过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病毒性肝炎的认识,让更多人了解预防知识,从而降低感染风险。
3. 医疗救治:加强医疗救治,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累计发现并治疗超过800万肺结核患者,成功治疗率保持在90%以上。
4. 政策支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对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的支持力度,为防控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未来展望:继续努力,共创美好未来
当然,病毒性肝炎的防控工作任重道远。未来,我国将继续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加强国际合作:病毒性肝炎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我国将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病毒性肝炎的挑战。
2. 完善防治体系:继续完善病毒性肝炎的防治体系,提高防治水平,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3. 加大科研投入:加大科研投入,推动病毒性肝炎防治技术的创新,为防控工作提供科技支撑。
4. 提高公众意识:继续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病毒性肝炎的认识,让更多人参与到防控工作中来。
相信在政府、医务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病毒性肝炎的防控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