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5种鸟类 白洋淀野生鸟类增至292种,新发现的鸟类
近日,白洋淀新发现了5种野生鸟类,分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角鸊鷉(pì tī),以及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噪鹃、蓝歌鸲、灰背鸫和红尾歌鸲。其中,角鸊鷉是首次通过鸟类栖息地智慧监测平台发现的新鸟种。这些发现使白洋淀的野生鸟类总数增加至292种,较雄安新区设立前增加了86种。目前,白洋淀的鸟类中,包括13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5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以及227种国家“三有”保护和其他级别的鸟类你知道吗?最近白洋淀又传来喜讯啦!就在这个美丽的湿地,科学家们竟然发现了5种全新的鸟类!这可真是让人兴奋不已呢!现在,白洋淀的野生鸟类种类已经达到了292种,比雄安新区设立前增加了86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新朋友吧!
新发现的鸟类

这次新发现的5种鸟类分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角鸊鷉,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噪鹃、蓝歌鸲、灰背鸫、红尾歌鸲。其中,角鸊鷉可是首次利用鸟类栖息地智慧监测平台发现的新鸟种哦!
角鸊鷉,这个名字听起来是不是很特别?它体形似鸭,善潜水,飞行速度极快,是鸊类中的佼佼者。2018年,角鸊鷉还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易危物种呢!
而噪鹃、蓝歌鸲、灰背鸫、红尾歌鸲这些鸟类,虽然不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但它们在生态系统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比如,噪鹃善于捕食害虫,蓝歌鸲则以其悦耳的歌声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白洋淀的生态变化

白洋淀,这个位于河北省雄安新区的美丽湿地,近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从雄安新区设立以来,白洋淀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系统性生态治理,使得这里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如今,白洋淀的水质越来越清澈,湿地植被覆盖率不断提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鸟类前来栖息。据统计,白洋淀的野生鸟类已经达到了292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1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52种,国家三有保护和其他级别鸟类227种。
鸟类多样性调查

为了更好地了解白洋淀的鸟类多样性,河北雄安新区安新县自然资源局联合河北大学鸟类多样性调查队,在秋冬季鸟类迁徙季专项监测巡查工作中,对白洋淀的鸟类进行了全面调查。
调查队通过实地观察、记录、拍摄等方式,对白洋淀的鸟类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他们发现,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多的鸟类选择在白洋淀安家落户。其中,青头潜鸭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青头潜鸭,这种对生态环境极为挑剔的鸟类,如今在白洋淀已经变得“寻常见”了。这得益于白洋淀水质的改善和生态环境的优化,使得青头潜鸭从候鸟变成了留鸟。
摄影爱好者的见证
在白洋淀,有一位名叫张学农的摄影爱好者,他用十万多张照片记录了白洋淀的鸟类多样性。在他的镜头下,我们看到了青头潜鸭从候鸟变为留鸟的过程,也看到了白洋淀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
张学农说:“有时候走十几公里去找池塘、水面。走路的时候冰裂声让人胆战心惊。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幸运拍到了许多青头潜鸭在一起栖息、游玩、觅食的场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白洋淀的生态变化,不仅让鸟类得到了良好的栖息环境,也让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如今,白洋淀已经成为了一个集生态、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湿地。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白洋淀的实践证明,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白洋淀新发现的5种鸟类,不仅丰富了这里的生物多样性,也让我们看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让我们共同期待,白洋淀的明天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