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天马望远镜,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官网
天马望远镜,正式名称为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是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的重大合作项目,位于上海松江佘山。该望远镜系统是我国唯一具备毫米波VLBI观测能力的射电望远镜,口径为65米,具备全方位可转动的能力,能够在360度的水平方位和5度至89度的俯仰两个方位转动。
天马望远镜的建设始于2008年10月底立项,2009年12月奠基,2010年3月开始建设,并于2012年10月建成。该望远镜不仅在技术上有许多创新,如首次使用无缝焊接的方位轨道,实现了高精度指向和高效能的观测。
天马望远镜的主要功能包括:
1. 深空探测:参与了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嫦娥五号以及我国首次火星探测天问一号的VLBI测定轨任务。
2. 黑洞观测:对银河系中心黑洞人马A座附近的磁星进行了详细观测,捕捉到其剧烈射电爆发。
3. 脉冲星观测:成功监测到350颗脉冲星,并探测到丰富的长碳链分子、高速红翼气体和新脉泽。
4. VLBI观测:利用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术,显著提升了东亚VLBI网的探测能力。
此外,天马望远镜在科研和技术上也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包括在天线、主动面、接收机等方面的技术突破,以及发表了超过270篇基于其观测数据的论文。这些成就使其成为射电天文研究的重要工具,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哇,你知道吗?在我国上海,有一座超级酷炫的望远镜,它不仅高大威猛,还拥有着令人惊叹的观测能力。它就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的天马望远镜,今天,就让我带你一起探访这座天文界的“巨无霸”吧!
一、天马望远镜的“高大上”外观
站在上海天文台园区,远远望去,天马望远镜就像一位守护星空的巨人,屹立在佘山之巅。这座望远镜高70米,重达2700吨,是我国目前口径最大、波段最全的一台全方位可动的高性能射电望远镜。夕阳映照下,天马望远镜的银色身躯在绿意盎然的园区中格外耀眼,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

二、天马望远镜的“硬核”技术
天马望远镜不仅外观霸气,其技术实力更是不容小觑。它利用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技术,为我国月球与深空探测任务作出了重要贡献。据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介绍,天马望远镜的工作波长从最长21厘米到最短7毫米共8个波段,涵盖了开展射电天文观测的厘米波波段和长毫米波波段。

三、天马望远镜的“辉煌”成就
自2008年立项以来,天马望远镜在短短几年间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它圆满完成了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嫦娥五号等探月工程任务,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天马望远镜还在黑洞成像、脉冲星和谱线观测研究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如脉冲星监测样本突破350颗,探测到丰富的长碳链分子、高速红翼气体、新脉泽等。

四、天马望远镜的“未来”展望
站在天马望远镜前,不禁让人对它的未来充满期待。据了解,上海天文台正在积极推动天马望远镜的升级改造,使其在观测能力上更上一层楼。未来,天马望远镜将继续为我国天文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助力我国在天体物理前沿课题中取得更多突破。
五、天马望远镜的“科普”之旅
除了观测和研究,天马望远镜还承担着科普教育的重任。在这里,你可以近距离感受天文科学的魅力,了解宇宙的奥秘。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的高级工程师们会耐心地向你讲解望远镜的构造、工作原理以及观测成果,让你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长知识。
探访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天马望远镜,是一次难忘的科普之旅。在这里,你不仅能感受到天文科学的魅力,还能领略到我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让我们一起期待,天马望远镜在未来为我国天文事业带来更多惊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