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用好问责利器 坚决惩处虚假整改、敷衍整改,审计整改,进度如何?
根据审计署发布的2023年度审计整改报告,部分问题尚未完成整改。审计署政策研究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这些问题,将进一步压实整改责任,用好问责利器,坚决惩处虚假整改、敷衍整改等问题。
审计署在2023年度审计整改专项审计调查中,特别关注反复出现、经常发生的问题,并开展整改“回头看”,坚决查处和督促问责整改不力、敷衍整改、虚假整改等问题。审计署深入分析相关领域反复出现、经常发生问题的原因,从体制机制层面研提改革解决举措,一体推进。
此外,审计署还强调,有关地方、部门和单位已对后续整改作出安排,将进一步压实整改责任,对重要问题一盯到底;用好问责利器,坚决惩处虚假整改、敷衍整改等问题你知道吗?最近审计署可是大动作连连,他们拿出了“问责利器”,誓要坚决惩处那些虚假整改、敷衍整改的“害群之马”。这事儿可不小,咱们得好好聊聊,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效果如何。
审计整改,进度如何?

先来聊聊审计整改的进度。据审计署发布的2023年度审计整改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9月底,那些要求立行立改的问题,已经完成了1691个,占比高达94%;分阶段整改的817个问题中,有513个已经完成,占比62%。这可真是让人眼前一亮的数据!
不过,别急着高兴,还有95个问题,涉及金额214亿元,还没整改到位。这可真是让人捏了一把冷汗。但别担心,审计署已经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接下来会进一步压实整改责任,确保这些“硬骨头”也能被啃下来。
问责利器,如何使用?

说到问责,这可是审计署的杀手锏。他们不仅会找出那些虚假整改、敷衍整改的问题,还会用上问责利器,让责任人付出代价。
比如,有些地方、部门和单位对落实整改主体责任不够重视,审计署就会用上问责利器,让他们知道整改不是儿戏。再比如,有些主管部门对监督管理责任认识不足,审计署也会严肃问责,确保整改工作落到实处。
整改效果,显著提升

别看整改过程中有些波折,但效果还是相当显著的。报告显示,有关地方、部门和单位共整改问题金额5380多亿元,制定完善规章制度1300多项,追责问责2800多人。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审计整改的成果。
社保补贴,补发1.9亿
在就业补助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审计方面,审计署也取得了显著成果。报告显示,9个省份已补发社会保险补贴等1.9亿元,24个省份已追回被套取骗取的各类补贴1.3亿元。这可真是让那些骗取补贴的人付出了代价。
劳务派遣,权益得到保障
在劳务派遣领域,审计署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部分劳务派遣企业侵害劳动者权益的问题,2个省份严肃查处了欠薪欠保等违法行为,督促劳务派遣企业补发截留克扣的劳动者报酬、补缴社保费等共计3201万元。
未来展望,整改之路任重道远
虽然审计整改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未来之路任重道远。审计署表示,将继续加强跟踪督促检查,推动整改合规到位、扎实有效。同时,他们还会做好举一反三,及时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加强监管。
审计署在用好问责利器、坚决惩处虚假整改、敷衍整改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相信在他们的努力下,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将会更加健康、稳定。咱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