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合肥)累计开行近4600列 基本实现欧洲全覆盖,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
中欧班列(合肥)自2014年6月26日开通以来,已累计开行近4600列,基本实现了对欧洲的全面覆盖。这标志着合肥作为国际物流大通道的重要节点,已经成功构建了一个覆盖广泛、多线路、多口岸、强联动的国际物流网络。
具体来说,中欧班列(合肥)的起点是安徽省合肥市,目的地涵盖了德国、俄罗斯、法国等20个国家,以及汉堡、赫尔辛基等156个国际节点城市。这一成就不仅实现了对欧洲的全面覆盖,还极大地提升了通关效率,通过“铁路快通”“一单制”等创新举措,使得班列的运行更加高效和便捷。
此外,中欧班列(合肥)的开行频次逐年增加,从最初的每月1至2趟列车发展到每周12至15趟列车。运输的货物品类也不断丰富,从最初的服装、工艺制品等轻工业产品,扩展到如今的高科技含量的“安徽产”、“合肥造”产品,如太阳能光伏、传感器、机器人等,以及冰箱、洗衣机等白色家电和新能源客车。
中欧班列(合肥)的成功运营,不仅为安徽省及长三角地区的货物出口开辟了新的国际物流通道,还促进了当地产业的国际化进程,成为连接中国与欧洲的重要桥梁穿越欧亚大陆的物流巨轮:中欧班列(合肥)的辉煌征程
想象一列列钢铁巨龙,穿越广袤的欧亚大陆,将东方的货物运往西方,又将西方的物资带回东方。这不仅仅是一列列火车,更是中欧之间经贸往来的桥梁,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生动实践。而在这其中,中欧班列(合肥)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截至2024年,它已经累计开行近4600列,基本实现了对欧洲的全覆盖。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欧班列(合肥)的世界,感受它的魅力与力量。
十年磨一剑,从零到全覆盖

2014年6月26日,安徽省首个国际铁路货运专列“合新欧”中亚班列从合肥北站出发,驶向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这标志着合肥市及安徽省历史上国际铁路货运专列零的突破。从那时起,中欧班列(合肥)便开启了它的辉煌征程。
十年间,中欧班列(合肥)实现了点对点直达德国、俄罗斯、法国等20个国家,汉堡、赫尔辛基等156个国际节点城市,基本实现了欧洲全覆盖。这背后,是合肥国际内陆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锋和他的团队不懈的努力。
从量变到质变,效率与品质双提升

自2014年以来,中欧班列(合肥)的通关效率不断提升,铁路快通“一单制”等各项创新举措依次落地。班列的开行频次逐年攀升,运送货物的类型也逐渐多元化。
“现在,我们的班列每周开行12至15列,货物类型从最初的服装、工艺制品等,到如今的太阳能光伏、传感器、机器人等高科技产品,门类齐全、货源多样。”陈锋自豪地说。
助力安徽制造,走向世界舞台

中欧班列(合肥)不仅连接了中欧,更助力安徽制造走向世界舞台。
“今年一季度,我们共发运340列,同比增长49.78%;发运货物26.85万吨,其中安徽本土货物占比达91.01%。”合肥国际陆港市场拓展部副总经理耿茂琳介绍。
从合肥出发的中欧班列,服务范围中由最初安徽本土化率仅为10%上升到97%。可以说,从安徽开出的中欧班列上,装满了“安徽造”的安徽货。
展望未来,中欧班列(合肥)再创辉煌
如今,中欧班列(合肥)已经成为安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为安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中欧班列(合肥)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为安徽制造走向世界提供更加坚实的物流保障。”陈锋信心满满地说。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欧班列(合肥)将继续书写辉煌篇章,为推动中欧经贸合作、促进“一带一路”建设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