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首次开展“拉网式”海洋垃圾清理行动,海洋垃圾,你OUT了!
浙江省近日首次在全省沿海城市全域开展“拉网式”海洋垃圾清理行动。此次行动由浙江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海洋经济发展厅、省商务厅等八部门共同实施,旨在加强全省沿海城市的海洋垃圾清理,加快推进“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湾建设。
具体行动方案包括:
1. 到2025年,重点海湾内海洋垃圾得到及时有效清理,“蓝色循环”扩面提升;
2. 到2027年,重点海湾内“不清洁状态(海湾垃圾盖度>5‰)”逐步消除,常态化达到清洁水平;
3. 建立健全“岸上管、河道拦、海面清”的海洋垃圾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力争打造全国海洋垃圾污染治理的省域标杆你知道吗?最近浙江省可是搞了个大动作,那就是首次在全省沿海城市全域开展了“拉网式”海洋垃圾清理行动!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而是为了咱们美丽的海洋环境,为了咱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等八部门可是动真格的了。下面,就让我带你一起看看这场环保盛宴吧!
海洋垃圾,你OUT了!

想象当你漫步在沙滩上,脚下的沙子被五彩斑斓的贝壳和细软的沙粒填满,那是一种怎样的惬意?现实却是残酷的。海洋垃圾,这个曾经被我们忽视的“隐形杀手”,如今正威胁着海洋生物的生存,影响着我们的生态环境。
浙江省沿海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海洋资源宝库,近年来海洋垃圾问题日益严重。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实施了《浙江省沿海城市海洋垃圾清理行动实施方案》,决定在全省沿海城市全域开展“拉网式”海洋垃圾清理行动。
全域覆盖,不留死角

这次行动可是来真的!浙江省将开展行动的海湾从国家要求的5个拓展为18个,涵盖了全省沿海城市的主要海湾。而且,这次行动可不是简单的“扫一扫”,而是要实现全域覆盖,不留死角。
以亲海宜居型和绿色产业型海湾为基本单元和行动载体,聚焦沿海市县城镇建成区毗邻的海湾,坚持陆海联动、多方协同、系统治理、数字赋能,逐步建立海洋垃圾治理长效机制,提升民众临海亲海空间品质。
六大措施,全面开花

为了确保这次行动取得实效,浙江省制定了六大措施,全面开花。
1. 建立海洋垃圾常态化治理体系:建立全链条闭环治理体系,组织常态化开展垃圾入海防控与清理整治,推动海洋垃圾海上监测、监管。
2. 陆海联防推进海洋垃圾源头减量:以入海河流周边乡镇(街道)为重点,强化固废收运和处置体系建设,推进设施升级改造和废弃物减量化。
3. 分片明责提升海洋垃圾精细化清理:对重点区域进行分片管理,明确责任,确保垃圾清理精细化。
4. 科学分类确保垃圾上岸规范化处置:对收集到的海洋垃圾进行科学分类,确保垃圾上岸后得到规范化处置。
5. 人技结合强化海洋垃圾数字化监管:利用数字化手段,加强海洋垃圾监测和监管,提高治理效率。
6. 再生高值化利用:对可回收的海洋垃圾进行再生高值化利用,实现资源化。
2027年,目标达成!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表示,到2025年,重点海湾内海洋垃圾得到及时有效清理,蓝色循环”扩面提升;到2027年,重点海湾内不清洁状态(海湾垃圾盖度>5%)逐步消除,常态化达到清洁水平,海洋垃圾清理成效居全国前列,力争打造全国海洋垃圾污染治理省域标杆。
美丽海湾,未来可期
这场“拉网式”海洋垃圾清理行动,不仅是对海洋垃圾的一次全面“围剿”,更是对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次有力推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浙江省的海洋环境将变得更加美丽,我们的家园将更加宜居。
让我们一起期待,浙江省的美丽海湾梦想成真!